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张艺 尹希宁
北京市市长殷勇1月21日在北京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含“青”量十足:干事、就业、住房、育儿等与青年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在1万字的报告中都有体现,也引发不少北京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建言。
教育、科技、人才是北京的优势,更是北京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这些优势持续高质量的提升一定离不开青年的助力,布局未来重点工作的报告拿出不少笔墨给年轻人,可以看到北京对年轻人诚意满满。
为各类人才提供各显其能的创新舞台
报告提到,北京将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在引才、育才、留才上做大文章。实施战略科学家特殊引才计划,引进培养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卓越青年科学家和杰出青年人才;支持共建产学联动平台,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大力培养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事实上,“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引进”已是北京2023年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此次更被列入2024年北京重点任务清单,该领域明确了7条具体任务,是北京“聚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部分。
报告还提到,北京还将完善人才落户、住房等支持政策,更大力度保障各类科技企业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为各类人才提供各显其能的创新舞台。
北京一直高度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已经实现超过50%的项目由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担,还在全国率先设立本科生“启研”计划。此前,首批资助的193位本科生,项目选题均聚焦基础学科与前沿领域。这些年轻人中,97.4%经历过实验室培训,73.6%发表过研究论文,科研潜力较大。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北京将扩大本科生“启研”计划项目试点范围,将资助端口前移。打造“北京英才计划”品牌,推动高校、中学联合开设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前置培养课程。
一些代表、委员还从自己的行业领域关注青年成才。从一名打工妹成长为烧麦技艺传承人,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副经理吴华侠最懂得人才的重要性。
吴华侠十几岁就来到北京打工,当时不善言辞的她热爱手工,专注学习技艺,苦练本领,年纪轻轻就成为老字号的非遗传承人,如今她在都一处已工作20多年,师傅退休后成了接班人。
“我最关注老字号发展和非遗技艺传承,核心关键点都是人。”吴华侠说,人才短缺是当前非遗项目的共同难点,虽然目前职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未来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来源。但现有的人才引进政策、职业发展前景、社会认可程度等因素仍无法吸引年轻人扎根一线、苦练技艺。
吴华侠建议,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未来可以鼓励高校、中职和技校,与老字号企业共同培养各类适用的人才,为老字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她还提出,鼓励老字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相应系列的专业职称,探索开发老字号特有的职业工种的职称评定、职业技能认定,将老字号传承等特殊岗位骨干纳入各类高级别人才认定评定中,为这些核心技艺人员做好保障,让他们更安心地去钻研技艺,实现招人、用人、育人、留人的发展目标。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青年关心的就业、住房和生育也是北京今年要办好的民生实事。
报告明确,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今年将促进12万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让更多劳动者技有所施、才有所用、劳有所得。
审议、讨论报告时,不少代表、委员对年轻人的就业话题都十分关注,尤其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都发表了真知灼见,很多建议都来自一线调研。
不久前,北京市政协青联团体曾对北京市29所院校的202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结果显示其中22%的被调研毕业生有“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倾向,这一群体中近九成“没有职业规划”或是“职业规划不清晰”。
51%的被调研毕业生希望能够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来解决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困难,82%的被调研毕业生会选择通过信息咨询平台获取就业咨询。
针对调研结果,北京市政协青联团体在此次北京两会上提交了关于通过“就业画像”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质量的提案,建议开发毕业生的“就业画像”数据分析平台,能够针对毕业生自身的成长经历、专业水平、兴趣性格、社会化能力、综合就业能力等,依托数据分析,绘制个性化的“就业画像”,为毕业生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科学支撑,助力就业岗位精准匹配。
同时,北京市政协青联团体还关注到了青年创业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提交的关于对北京市青年创业发展工作的提案中,北京市政协青联团体建议,搭建平台,加大对初创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提案建议,扩大政策覆盖面,降低申请门槛,加大对重点行业倾斜力度,联合相关金融机构优先处理其短期贷款需求,精简审批手续,允许合理展期。
北京市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还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青年人高质量就业的提案。提案建议,相关职能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对青年参与实体经济创新的支持。针对新就业群体日渐庞大,提案建议,扩大和完善个人能力的官方认证范围,及时更新对新职业的官方认可和权威背书,让青年人获得更具时效和更为完善的职业评价和岗位认定,提升青年的职业获得感和个人价值,尤其是对于新职业认定、新岗位确定和新能力验证。
在关于促进首都高校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中,北京市政协共青团团体还建议,要高度重视关键领域、支柱产业人才“缺口”问题,坚持“引育并举”,加强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设,采取“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数字经济纳入高等教育产业融合机制评价,构建和完善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心系青年人的安居乐业
一些民生工作也与年轻人直接相关,报告提到要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重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今年将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
2024年,北京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普惠托育体系建设,新增普惠托位1万个。2023年,北京新增普惠托位超过6000个。1月20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在 “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上表示,新增托位以公办幼儿园下沉办托为主,同时发挥各方力量,鼓励街道、社区、单位等提供优质托位,并在降低收费、保质量上发力。
今年,北京还计划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持续深化“双减”工作。2023年,北京新增中小学学位3.8万个,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全覆盖。今年还将扩大通学公交试点范围。在儿童就医方面,北京将强化儿科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儿科门诊。
报告中还有一些重点工作不直接带“青”字,但却与青年的安居乐业密切相关。例如,报告提出,北京要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更好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政协共青团团体对青年消费场景布局及消费活力空间特征展开调研,发现北京青年消费活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类型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区域有差异,与青年居住分布存在一定错位,消费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关于优化青年消费空间布局的提案中,北京市政协共青团团体建议,商务部门加快构建“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此外,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在青年聚居区域开拓新的消费商圈;创造青年消费新特色,着力提升旅游景区以及环球影城、欢乐谷、798等文创园区影响力,提供高品质、沉浸式购物体验,带动青年消费业态升级,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特色消费地标、融合消费打卡地、品质消费生活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