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谢晓亮:科技创新要容得下年轻的颠覆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01-22作者:胡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


由于在新冠病毒进化趋势预测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获选《自然》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而被誉为“新冠预测者”的他,今年只有33岁。2019年,刚取得博士学位的曹云龙便选择了回国发展。


作为曹云龙在哈佛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和在昌平实验室及北京大学的合作者,北京政协委员、昌平实验室主任谢晓亮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提到了曹云龙的故事。在谢晓亮看来,科技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


“我此前有过几位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很强的抱负和韧性。”谢晓亮提到,“我们要尊重个性、尊重差异,让我们的人才敢于做大课题、安于坐冷板凳。“


在他看来,要鼓励人才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追逐“帽子”,尤其避免在“内耗”中走向平庸。


3个月前,昌平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DNA双螺旋发现70 周年国际学术论坛。而DNA双螺旋发现的背后,正得益于青年科学家不屑权威突破既有认知,由此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谢晓亮反问:“我们国内的学术生态环境,能不能容得下这样的年轻颠覆者?”


他认为,“资深科学家不应以权威自居,而应以做伯乐为乐,要敬畏科学,敬畏后生,放手让年轻人挑大梁,让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心无旁骛地勇攀科学高峰,启航星辰大海。”


自成立以来,昌平实验室从海内外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领衔科学家,在充足资源支持和体制保障下,让青年科学工作者集中精力,协同攻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兼容并蓄的生态环境。


想要实现科技引领,科学家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谢晓亮以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元勋科学家为例,其中21位在国外学习工作过,平均时间为7年,只有两位没有留学经历,“这说明国家需要拥有国际视野的科学家,也说明有了他们,中国也能后续培养出自己的大师。”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人员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21年底,留学人员达800万左右,学成回国人员达550万左右,“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归国,促成了我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长足进步。”


不过,谢晓亮观察到,在国外获得医学学位以及成为医生后归国的人员还不多,由于国内外医学体制的不兼容,吸引海外医学科学家(MD-PhD)归国仍存在很多实际困难。他认为,我国急需制定政策来补齐短板,吸引和培养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医学科学家。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科学家从事科研最幸运的时代,也是国家最需要科学家的时代。这也是我们有可能吸引到顶尖人才的前提。”谢晓亮说。为了吸引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他认为,必须为他们营造包容的工作环境和激励的学术生态,“对于我们急需的医学科学家,尤其需要体制的创新,解决引才方面的实际困难。”


责任编辑: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