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13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重庆市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在重庆举办。
研讨会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并将这一创新理论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大学文化建设而展开。 来自全国近60所高校的宣传部或团委负责人与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会研讨。
主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所涉及的议题,既有从如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推进大学的文化育人创新发展,如何构建和增强大学文化主体性等角度进行理论梳理和解读,也有结合大学文化建设现状、青年群体自身实践,讲述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活实例。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如何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与会高校宣传部或团委负责人等,在四个分论坛上就此进行了互动交流。
_______________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许革
“做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要不断回归初心,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认同的力量。”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陈薇在1月13日举办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分论坛上说。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报社、西南政法大学主办,来自全国近60所高校的宣传部或团委负责人与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会研讨。
在陈薇看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她举例说,四川大学开设了《中华文化》《巴蜀文化》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形成了上百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大力推进“人文大讲堂”“尊经论坛”等人文讲坛建设;开展“传承弘扬江姐精神,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着力“打造一个馆、创作一台剧、建设一个班”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每所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了不尽相同的表达形式。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武慧媛分享说,中国农业大学承担起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使命,正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走向世界。比如,加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保护,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播,还打造了全国首个“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深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南京大学依托百年校史,打造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导览线路;云南大学结合办学特色、学生特点,打造春夏秋冬四季联动的“四季云大”主题艺术节,将传统声乐、舞蹈、器乐、曲艺融入其中。中山大学今年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在百年校庆前夕,学校宣传部联合校史馆、博物馆等部门系统性地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和治学道路。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耀斌说:“我们希望利用学校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传统资源,寻找增强学校凝聚力的内容,探讨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内涵。”
在陈薇看来,高校不仅要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的元素,更要思考如何与青年做好沟通,让学生能够“热泪盈眶”。
对于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Z世代来说,他们更喜欢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找灵感,创造自己的个性化风格,也更加愿意接受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如何利用这种特点,更好地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化思考,进而激发他们主动肩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我们要知道该往哪儿走,也要知道如何才能让青年学生更好地接受。”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包大为觉得,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用抽象的文化符号替代另一套抽象的文化符号,能够进行恰当的“翻译”尤为重要,尤其是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比如,浙江大学运用“数字考古”的力量,汇集青年学生与专家学者一起让“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活了起来,实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类别中国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的汇聚。
电子科技大学也有一支“硬核”团队,他们运用“电子信息+”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得到创新发展。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陈伟介绍,学校川剧文化传承基地是全国首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师生们参与制作的《蜀道难》节目就是将传统川剧脸谱用数字化的方式投射在演员脸上并变换多种脸谱进行展示,通过歌曲、说唱、川剧、数字交互等形式的融合,展现人文之美。
“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环节,恰当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和展示力、精准性和有效性,还可以提升青年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入脑入心提供有力的支持。”陈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