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发令枪响,代表着运动员要瞄准目标,全力冲刺。
大国科技竞争的赛场亦是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当前,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不少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成长方向。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不少年轻人正在创新一线,奋力向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几位活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年轻人。
青年勇闯人工智能新赛道
2019年刚跑进人工智能这条赛道时,00后曹志浩形容自己是“AI小白”。那会儿,曹志浩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大一学生。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举行的一场公益活动中,孩子们用手语表达感谢,曹志浩却看不懂,需要老师来翻译。
“能不能用AI做一个普通人跟弱势群体之间沟通的桥梁?”曹志浩萌生出这一念头,但在当时,还缺乏充足的技术支撑。
曹志浩介绍,他的AI启蒙,很大一部分来自科幻电影,例如《黑客帝国》《流浪地球》等,中学时的他还痴迷于科幻小说《三体》,但要成为科幻作品里的角色,曹志浩清楚,路还很长。
事实上,“人工智能”这个词从科学家口中的术语变成真正落地的产品,也非一日之功。1956年,麦卡锡、明斯基等科学家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此后的60多年间,科技工作者将人工智能的研究范畴从计算机科学拓展到了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2017年,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那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就这样,曹志浩和大多数怀有科技创新梦想的年轻人一样,跑进了这条赛道。用他的话说,“年轻人嘛,就很有热血,很有冲劲。假如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出现,实现了一部分科幻作品笔下的AI愿景,那我死也无憾了。”
在开发者聚集的线上社区,曹志浩感受到“极客”的浪漫:开发人员中藏着许多技术牛人,他们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有的是年龄与他相仿的大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初中生。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这片土壤里孕育,有提问、有分享,讨论的氛围十分热烈,颇有“理想国”的味道。
经过不断地学习,曹志浩研发出手语识别系统,能够为特殊群体“发声”。此外,他还在2022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播放了一首用AI编曲的《东方红》。
如今,这条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并且开始将自身研发与增进民生福祉、助力国家发展相结合。
挖掘AI潜能,提升产业工作质效
投身人工智能的开发者中,除了专业的科研人员或青年学生,也不乏千行百业的产业工作者,例如致力于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或是猫着腰给飞机“问诊”的飞机维修员。他们的共同点是,希望掌握AI技术,提升产业工作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小到处理日常生活的摩擦,大到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十分旺盛。如果出现了法律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是律师武侠在进村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常常思考的问题。
武侠发现,乡村公共服务的担子,大多落在了乡干部、村干部的肩上。有时候,村民们还请来村里威望高的人调解。“一提起走法律途径,很多村民要么摇头,要么摆手。”武侠说。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前景中,武侠希望偏远、欠发达地区也能通过网络满足基础的法律咨询需求,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让服务真正落到乡村,才能真正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的助力下,武侠与团队开发出了“AI虚拟律师”应用,将其安装入智能硬件“乡村法治通”并落地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后,村民只需要用语音描述遇到的法律问题,就能够迅速得到AI虚拟律师的建议。
据统计,目前,两万多台搭载“AI虚拟律师”的“乡村法治通”已经服务全国两万余个村庄,并实现了云南全省1.4万乡村全覆盖,重点深入云南省偏远村、贫困村,多落地于当地司法所、村委会办公室或公共法律服务站等为群众服务的场所。
90后飞机维修员罗成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潜能。有一次,他在短视频上偶然看到了有拍摄者利用AI图像识别硬币正反面,分辨不同颜色的纽扣。罗成想着,如果能把这样的技术运用到飞机维修领域,飞机维修师们或许就能提高飞机检测效率,精准识别飞机“病情”,最大程度保障乘客生命安全。
他解释,根据传统的中大型客运飞机维修流程,飞机维修团队需要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绕机目视检查,在长度超60米、宽度超5米的飞机前检查出可能存在的松动或缺陷。而受光照条件和距离的影响,单凭肉眼仍无法一次性精准识别。
在与人工智能牵上线后,罗成研发的第一代系统初步代替了人眼的部分功能,可以在普通光照环境、距离小于两米的条件下,实现飞机盖板螺杆缺陷和一些外表面缺陷识别;而第二代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精度,在不久的将来,它有望能够代替实力更高的人眼,甚至通过学习代替部分人脑功能。
与AI作伴,融入科技创新国家大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任务中,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
无疑,年轻人已经把美好愿景和发展蓝图嵌入人工智能的研发目标中。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90后年轻人曾佑轩的发展轨迹也与“双碳”目标同频共振。
曾佑轩就职于上海南洋万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物联部门。2020年,曾佑轩发现,人工智能在节能减碳领域也有大展拳脚的潜力。
在研发智能物联应用的过程中,他借助基于AI技术的文字识别开发套件和时序建模算法库,辅助工业园区能耗信息的采集,同时构建起工业园区能耗异常检测和时序预测模型,建立了直观的“能耗地图”和“能耗心电图”,既能让管理者实时掌控能源消耗情况,又能让人工智能及时发现能耗异常、预警能耗高峰。
尽管人工智能在整个节能减碳系统中还处在探索应用阶段,但帮助企业节能10%并非难事。曾佑轩说,不要小看这0.1,如果来算企业的经济账,一些园区每年在能耗成本上就有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相当于节省了几百万、上千万的费用。
“小小的0.1只是人工智能的起点,绝非我们的目标。”曾佑轩说,下一步,企业可以通过“双碳”数据形成碳积分,打造绿色工厂,参与绿色供应链,形成ESG行动报告等,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真正融入可持续发展大局。
“一方面要去发展科技,一方面要去关注生活。”北京电信算法工程师、同时也是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研究所技术专家的孙启仁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的探索,他常常思考,如何用AI更好地服务产业、帮助弱势群体。
孙启仁所在的团队,是一个以青年学生和中青年教授为主体的创新团队。团队六七十人,专业背景百花齐放。他们将人工智能的方向分成“AI向善”“AI求真”“AI好美”,新的想法不断涌现。
当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社会共识,他们把目光投向数字鸿沟的弱势一方,例如开发针对老年人的智能看护设备,研究赋能乡村治理的数字乡村技术等。下一步,他还将走进社区、园区、校园,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了解广泛而真实的需求。
曾佑轩说,作为AI领域“手举火把前进者的一员,我期望手中的火能照亮一点眼前的路,在与后来者的接力中,迎接新的技术时代”。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尹希宁 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