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2023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温室气体水平创历史新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已比工业化前时代高出50%……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上,这些数据引发与会者的关注。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发问: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头等大事,如何发挥教育的作用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正在蚕食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高温和极端天气事件‘偷’走了生活舒适时间、户外安全活动时间和高效率工作的时间,公众对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议题关注度提升非常明显。”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认为,气候变化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向孩子们传授气候变化对健康威胁的知识,从应对高温热浪的健康防护知识入手,逐步增加系统化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伟认同这一说法。在他看来,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和社会议题,还是教育议题,教育行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教育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定位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然而,当前的气候变化教育还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曾对上海236所中小学校进行调查。他发现,所调查的学校在项目化学习上共设计了400个科学项目,与环境有关的项目占比约20%,总体来看比例很高。但和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仅有2.5%,占比很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针对144个国家58280名教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0%的受访教师有信心教授气候变化知识。教师是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关键,但受访教师普遍缺乏气候变化教育相关的必要知识、资源和教学培训,难以在课堂上有效实施气候变化教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高级分析师黛博拉·努莎也发现,当前,一些国家的科学教学在过去10年都没有“更新”,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科学实践脱节,甚至变得越来越“过时”。在她看来,科学教育在培养未来科学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吸引和支持学生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深造是加强绿色发展的关键。
在应试教育氛围浓厚的地区,怎样开展“气候”这样一个看似和升学、应试没有直接关联的学科教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港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盛兵抛出这个问题。他说:“如何落实气候教育是一个大问题!”
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裴卿长期从事气候变化教育研究课题。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与学生们谈及全球气候变化时,学生通常都会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在学习气候变化的时候,学生很难体会到气候变化的痕迹,“往往会有种无力感”。
“如何拉近学生与气候变化教育的距离,有效推进气候变化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这是气候变化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裴卿说。
岳伟认为,气候变化教育涉及气象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内容,气候教育的实施,要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融合,要发挥不同学科的独特优势,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对于气候变化教育最有效。这些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而从不同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岳伟说。
尹后庆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气候教育不只是教会大家在生活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技能,更是要让学生形成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要的价值观,从而带动行为转变。在气候变化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上,主题式的学习方式推动学习者从知识学习走向理解学习,在此基础上再与生活联系,以此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我们的地球不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我们的孩子那里借来的。”香港大学原副校长、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程介明说,挽救地球需要合力,希望青年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未来生存的环境。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