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

一所高职院校专业的“加减法”

5年内调整撤销专业8个新增16个

中国青年报  |  2023-12-18作者:邢婷

视觉中国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一减一增,一破一立,生动浓缩了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过程。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这样的专业“加减法”仅用了5年时间。

    “专业设置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和途径,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纽带,也是高职院校灵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环节。”该学院党委书记郑德前坦言,对增减专业的必要性,学院秉持“慎之又慎”的态度,同时也不乏“壮士断腕”的果断。

    2023年,已在该学院开设10年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被正式撤销。该专业一度是这所高职院校的骨干专业,10年来培养学生1500余人。这里走出的基本功扎实、高素质的毕业生一直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对此,该校给出撤销此专业的理由是:考虑区域产业升级数字化改造,以及专业的长远发展,不得不忍痛割爱。

    “在这个领域深耕10年,专业突然被撤销,当时是难以接受的。”该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原专业负责人康老师回忆,如今,她的新角色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

    经过多年发展,这所学院将发展方向最终定位为: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与此相应,专业调整遵循“宽口径、大专业、小方向”原则,以服务山东建设先进制造强省的战略需求为根本,建立综合评价和具体监测指标,进行“优先发展”“预先警告”“停止招生”的专业调整和发展结论评价,撤销落后专业,优化专业结构。

    在此背景下,开设4年的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因与整个学院智能制造的专业特色不相符,于2021年正式被撤销。该专业相对独立,形不成专业群的优势同样是撤销原因之一。

    据统计,包括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在内,5年来,该院调整、撤销专业8个,其中不乏一度是该院招生“金字招牌”的特色专业。

    “专业调整过程中,阻力和挑战肯定会有,但也必须要做。”该学院副院长张振东解释,学院需要平衡传统专业的传承和新兴专业的发展,确保教育质量和专业建设的连续性;同时,师生的适应和转换以及师资队伍培养也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支持,“这需要学院和企业、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以确保调整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正所谓“不破不立”,与调整、撤销专业几乎同频,5年来,这所学院新增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16个专业。

    事实上,增设专业方向更大的背景是,该学院主动围绕服务山东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深入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山东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产业需求,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现代轻工纺织等“十强”优势产业集群重点领域,由此布局专业。

    2022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持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完善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如今,经过5年专业动态调整,该院专业与山东省“十强”产业、新兴产业等的匹配度达98.25%,其中,智能制造类专业占比65.5%。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实地探访该院服装智能制造实训室。该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3年级学生张诗琪正坐在电脑前,借助3D动画人物展示查看新设计的服装效果。

    “学习了服装3D建模技术后,我对服装款式设计、版型设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课上老师讲授的品牌实例,结合深入企业产线的实践,让我在职场化的环境中快速成长。”张诗琪说。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知识、技术、创新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形态重新塑造,单个专业很难和产业进行对接;同时,企业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组成专业群后,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该学院纺织服装系副主任李公科介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周建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新技术加速迭代,产业持续升级,职业学校如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任重道远。

    “其实,我们仍要反思的一点是,动态适应职业教育新发展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该学院院长刘福玉坦言,学院目前仍有50多个专业,9个专业群,要以争创职业技术大学为抓手,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形势,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新发展。

责任编辑:梁国胜,原春琳,王国强,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