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一张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牵出背后覆盖20余省的假证黑色产业链,涉及犯罪嫌疑人70余人。
今年年初,北京市西城区应急局发现白某某持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在北京某工地上从事焊接作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西城区检察院依托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及时建议西城区应急局向西城区公安分局移送刑事案件线索。
特种作业危险系数高,法律规定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然而,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施工人员持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的情形并非个案,背后是制售、购买、使用假证在建筑工地从事特种作业的黑灰产业链,还存在大量假冒国家机关官方网站为假证提供配套“网上验证”。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贺卫详解办案过程,针对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为尽早排除安全隐患,检察机关研究构建“涉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经与北京市住建委协调,提取市住建委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的现场施工人员数据,导入监督模型后与假网站后台提取的大量假证信息进行碰撞,然后与应急管理部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及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信息查询平台数据进行比对,最终精准锁定本市持“假证”施工人员及其施工地点。相关线索移送到各区检察院,通过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联动履职,及时消除了各大工地安全隐患。
要“治罪”,更要“治理”。北京市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住建部门等单位密切配合,一体推进,依托构建的“涉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升级大数据模型,常态化比对查验施工人员证件真伪,融合推进安全生产治理和网络空间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检察院先后向北京市应急局、市住建委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分别提请应急管理部、住建部从全国层面建立特种作业证信息共享机制和数据比对筛查机制等。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支持下,这套模型如今已与应急管理部共享数据。通过模型运行,发现北京市消防动火作业报备系统中的可疑证书线索,数据清洗后,北京市检察院将线索移送各区检察院,经与相关部门联动履职,开展核查,截至11月底,共查出26个假证,立案12人。
贺卫今天介绍,截至11月30日,经北京市各区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后,共查获涉假证案件立案252人(刑事立案126人,行政立案126人),检察机关已批准逮捕15人。
同时,北京市检察机关向天津、河北检察机关移送相关线索后,已刑事立案6人;查扣辐射全国的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书1.4万余张,发现假冒国家官方网站226个;移送行政检察线索45条,公益诉讼监督线索16条,制发检察建议34份,全部收到整改回函。
此外,贺卫提到,北京市检察机关还有效推动了假冒国家机关官方网站关停,推动各网络平台共清理各类违法视频和文字等信息6.4万余条,处置账号1154个,处置评论22746条,推动各平台共下架商品1156个、处置店铺52个。
各方凝聚工作合力,将一系列工作成果以机制、指引的方式固化。为统一办案尺度,北京市检察院组织研究起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涉安全生产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运用指引》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特种作业操作证)案工作指引》,用于规范安全生产行刑衔接和审查起诉工作。北京市检察院还与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高级人民法院会签《北京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
贺卫表示,下一步,北京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通过安全生产行刑衔接案件办理和溯源治理工作,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