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与中国供应商开展合作,有利于维护供应链韧性,进而造福儿童。”虽然经济全球化有“退潮”的趋势,但是中国逆势而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世界开放报告2023》认为,2022年世界开放指数比2008年减少0.0433个单位,过去15年间世界开放水平总体呈收紧趋势。然而,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开放指数从0.6789升至0.7517,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
进入全球化新时代,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不可避免的热点话题。从大方向来讲,供应链的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从小处着手,供应链的稳定关乎每个家庭的温饱,以及每个孩子能否拥有公平成长的机会。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共享新未来的大窗口,意向成交金额再创新高,达到784.1亿美元,中国大市场成就世界大机遇。从卖全球到买全球,随着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进博会也成为推动构建更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进博会期间,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来自全球的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以及共商如何构建一个更可持续且更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
在现场,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指出,进博会是向全球再次提供新公共产品的平台,未来进博会等大会不仅对中国来说是强有力的支撑,更可能成为一个世界采购平台,推动升级产业链的稳定性。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迎来动荡重组的时代
当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严峻风险挑战,亟须各国携手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王辉耀看来,当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迎来动荡重组的时代。他指出,世界动荡的局势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了区域化、碎片化的趋势,并导致全球供应链日趋“短链化”。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首席经济学家大卫·布莱尔指出,目前,供应链受到很多政治因素干预。例如,美元的使用已被“武器化”,美元已被当作是一种“政治工具”来使用,这是很危险的。
当下的国际形势让各国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处理“开放”与“安全”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副总干事易小准表示,至少对中国而言,不开放就不会有发展,封闭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他认为,各主要经济体都需要理性地平衡好安全与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要防止落入“泛安全化的陷阱”。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巨大风险,主要大国都应该摒弃零和思维,回归WTO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来共同维护一个开放、稳定和富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
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Arancha González)则指出,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希望未来能够生存下来,并保持竞争优势,且有三个领域不容忽视:可持续发展、安全性以及服务贸易,如何管理这3个领域,将对塑造全球价值链产生影响。
阿兰查·冈萨雷斯进一步强调,企业必须关注可持续发展。“安全性也是企业不容忽视的变化,新、旧风险都可能让整个价值链中断,产业界必须重新定义各自的风险管理方法。另外,新技能和新技术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会使发展锦上添花,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许多小型经济体中的小型企业也希望能够乘上全球经济这辆马车,可以通过服务贸易融入全球贸易经济中。”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桑达·奥佳博(Sanda Ojiambo)认为,当前全球相关形势不容乐观,但富有韧性的绿色供应链可以成为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而创新以及区域和全球伙伴关系,是建立更具可持续性和有韧性的供应链的关键。
中国扮演着关键角色
建设更具可持续性和韧性的供应链刻不容缓,尤其对那些处在地缘政治冲突中或处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更为急迫。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华代表桑爱玲(Amakobe Sande)介绍,2022年,在新冠疫情、极端气候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障碍之下,UNICEF将74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送到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最有需求的儿童手上,其中既包括为幼儿提供急需的麻疹疫苗,又包括为在战争中被迫逃离家园的家庭提供帐篷,让他们暂时有个栖身之所。这背后都需要强大且稳定的供应链作为支撑。
中国在持续推动有韧性的供应链建设。桑爱玲表示,中国一直是UNICEF重要的合作伙伴,2021年,UNICEF向中国采购了13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然而,中国实际投入的价值却远不止于此。她说:“持续与中国供应商开展合作,有利于维护供应链韧性,进而造福儿童。”
事实上,虽然经济全球化有“退潮”的趋势,但是中国逆势而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11月5日,《世界开放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报告》认为,2022年世界开放指数比2008年减少0.0433个单位,过去15年间世界开放水平总体呈收紧趋势。然而,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开放指数从0.6789升至0.7517,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王辉耀认为,中国处于价值链供应链的中心位置,被跨国公司所青睐。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翟京丽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特别是新冠疫情以后,很多企业在中国看到了一系列促经济、提消费的政策落地。在参与构建和维护全球稳定的有韧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过程中,中国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为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翟京丽还看到,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进一步完善。她也提出,进一步弥补“链”上短板,需要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强化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共同创新。
“我们必须做得更多,行动得更快。”桑达·奥佳博认为,中国作为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在建立更具弹性的、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过程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她表示,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在中国乃至全球打造更强大的企业、更繁荣的供应链和更公正、更有韧性的未来。
加快构建数字化柔性供应链
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或成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新路子。
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表示,数字贸易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给各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带动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优化,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主要体现为3个转变:一是数字贸易让“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二是数字贸易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使一些原来“不可贸易”的服务转变为“可贸易”;三是数字贸易让“传统供应链”转变为“数字化柔性供应链”。
数字贸易帮助以往“不可能、不会做、做不起”的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蒋耀平说,特别是近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AI)的应用,在中国已有AI数字人帮助农民在田间地头就可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与此同时,他还指出,数字贸易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柔性的供应链,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需求,极大提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和韧性。蒋耀平介绍,5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近10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生态链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
针对加快发展数字贸易,蒋耀平提出3点建议: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对外开放,以及坚持合作共赢。他认为,要坚持对外开放,推动数字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推动数字贸易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共享中国市场新机遇。还要积极参与国家国际规则标准的制定和谈判,构建数字贸易新体系,加强数字贸易国际合作,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翟京丽也建议,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她看来,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尤其是AI的应用和发展,对于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是一个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和提升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选择。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应优势,增加供应链不同环节之间的数字化连接。翟京丽认为,这也给很多跨国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
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美国广播公司(ABC)原副总裁哈维·佐丁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提高整个供应侧的韧性和质量。数字科技也增加了整个供应系统的稳定性,让整个系统可以更好应对变化和冲击。比如,通过AI和区块链等技术可以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研究总监郑金连则表示,应通过促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可预见性和适应性,加强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帮助产业链相关主体更好应对市场变化和外部挑战,从而提升韧性,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此外,他还建议,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完善、要素充分流动的生态体系,以包容方式维护战略产业的韧性。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