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镇点亮未来数字世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11-09作者:刘胤衡 朱彩云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朱彩云

每天早上到达办公室后,浙江杭州的白领许敏都会泡上一杯挂耳咖啡。拆开包装——冲入热水,写字楼的空气中,充盈起八千多公里外埃塞俄比亚咖啡的醇香。

在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咖啡种植工作由女性承担。像许敏一样的咖啡爱好者,或许不知道的是,她们的一次购买,对于这些种咖啡豆的妇女来说,远超过一杯挂耳咖啡的意义。

原本粗粝的咖啡豆,通过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与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的帮助,经过加工包装,卖出了3倍价格。靠着增加的收入,这些种植咖啡豆的妇女们喝上了洁净的饮用水,也负担起了孩子的牛奶钱、学费钱......这是“数字减贫”的生动实践,也因此成为了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之一。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探索互联网发展与数字化时代的未来新趋势。十年来,世界互联网大会不断向世界分享关于互联网发展、治理和交流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不断深入人心。

从二维码到大模型

从2022年开始,一款叫做“浙农码”的二维码,被贴在了潘忠敏家柑橘苗、柑橘果的包装上。在浙江象山种“红美人”柑橘的他,虽然不能弄懂背后的原理,却实实在在从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便利。

拿出手机,扫描“红美人”柑橘苗上的“浙农码”,溯源平台的页面上会详细地展示出该柑橘苗的品种、树龄、检疫证明等信息;而包装好的的柑橘果,也能通过扫码溯源产地信息与采收过程;未来,消费者只要扫码,便可一键复购同款产品。

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浙农码”在浙江·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成果展中展出。相关负责人介绍,“浙农码”是浙江省打造的农业农村领域专用码,为全浙江省涉农的人、物、组织等建立统一的数字身份,有效实现精准数据管理,已成为“三农”领域的统一服务入口。

“浙农码”所收集到的数据,被上传到“浙江乡村大脑”上,汇集起了包括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基层智治建设等在内的各方面数据,能推动乡村基层治理和科学决策。目前,该系统已覆盖浙江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日均访问量超120万次。

数字技术正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今年乌镇峰会期间,17个长三角城市共同发起了长三角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表示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数字领域合作,持续放大乌镇峰会红利。

数字技术为人们带来的想象不止于此。“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语言模型让人们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在“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上,“百度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获此奖项,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现场发布了相关成果。

王海峰表示,百度自今年3月16日发布新一代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以来,基础模型已经迭代到文心大模型4.0版本,训练效率提升到3月发布时的 3.6 倍,推理能力提升50多倍。这一技术成果已应用于智能搜索、通用对话等,成功实践“集约化生产,平台化应用”的产业模式,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制10余个行业大模型,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在这里“炼数”

这次乌镇峰会,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林家豪当上了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讲解员。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活动,同峰会一起迎来了办展的第十年。

十年前,腾讯在首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用一张展板展示了公司在大数据方面的构想。十年后,腾讯在AI技术、云计算等方面的创新突破,已经远远不是一张展板所能概括:“刷掌支付”让支付只需伸手;腾讯混元大模型成为切实提高各行各业工作效率的生产力工具;“数字藏经洞”用虚实结合的技术,再现敦煌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

在此次“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同样受到很高关注度的,还有浙江省最老的工业企业之一:杭钢集团。“以前这里炼钢,现在这里炼数。”杭钢集团总经理章建成如此介绍此次展览的主题。

如今的杭钢半山钢铁基地,已成为拥有云计算、云服务、云制造三大产业区的数字经济小镇,培育成立了近20家数字科技骨干企业。杭钢工厂同样实现了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车间无人化,“我们在全省范围内树起产业数字化的标杆。”章建成表示。

今年,博览会有超过58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联动展示新技术新产品,举办近100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着力彰显互联网引领发展的文明之光、时代之光和未来之光。

“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进程浓缩进短短几页的讲解词之中,靠我的讲述,让世界各地的嘉宾感受到现实与未来的交汇,其实还是很紧张的。”乌镇峰会期间,林家豪流利地切换着中英双语,接待着一组组参会嘉宾,听见大家的应许与赞叹,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样的成就感与底气,来自于数字中国建设的亮眼成绩。乌镇峰会期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发布。报告指出,一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作用凸显;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共绘数字生活新画卷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互联网让我们跨越很多物理障碍,所以我们更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弗朗西斯·高锐表示,当今世界,经济、商业、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高度依赖互联网,互联网的韧性极为重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李艳表示,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旨,中国积极搭建国际平台“世界互联网大会”,致力于凝聚共识,促进交流,推进合作,既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网络空间发展的中国贡献。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构建中华古籍的数字网络家园——‘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与服务实践案例”是此次乌镇峰会上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之一。

在乌镇,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满是自豪,“通过互联网构建起一座中华典籍大厦、一个数字家园。”如今,“中华古籍资源库”资源库中有超过10万部(件)、高达2640万页的古籍,全库统一检索、高清呈现,公益服务。近三年访问量达3亿人次,是目前古籍资源类型和品种最多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

“‘中华古籍资源库’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古籍本身,更在于以开放共享的姿态,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获取中华典籍知识的平台。”张志清希望,数字化的古籍能在数字世界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中华文化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力量。

从乌镇到全球,世界互联网大会不断推动着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共创全球合作新天地。

此次乌镇峰会上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对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对21个欠发达国家互联网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老挝、缅甸、安哥拉等1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互联网应用发展速度增长率高于所选发达国家平均增长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对这些国家互联网发展的拉动作用。

“包容,普惠,有韧性”,乌镇峰会上的一言一语,正从设想变为现实,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责任编辑: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