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湾“心青年”:在大莲花让世界看见

中国青年报  |  2023-10-27作者:贾骥业 蒋雨彤

10月22日晚,浙江杭州,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前,来自杭州市弯湾托管中心的心智障碍学生组成“圆梦亚运·弯湾拉拉队”,表演拉拉操暖场节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 记者 蒋雨彤

    35岁的晏晏是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暖场表演《弯湾向阳花开》的演员之一,这几天,她会自豪地跟朋友说,自己站到了“大莲花”(即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舞台,被全世界看见。

    这个202秒的节目由杭州弯湾托管中心的25名年轻人和4名志愿者老师共同完成。弯湾是当地一家服务“心智障碍群体”的机构,为“心青年”走进社会提供支持。

    在过去的3个多月,晏晏和她的朋友们克服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排练,希望在开幕式上展示中国“心青年”向上的努力,这也是他们与社会同行的一个注脚。

    亚运的梦想

    《弯湾向阳花开》是一场啦啦操表演,整个表演中,29名表演者一直带着灿烂的笑容。虽然大莲花现场数万人的观众还是让大家吓了一跳,但00后心怡说,他们一点没出错,“练了很多遍,我们成功了。”

    表演结束,晏晏、心怡和同伴在后台欢呼、跳跃、相互拥抱,现场的观众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喜欢,掌声和欢呼声一直延续到孩子们跑出场外。弯湾托管中心创始人徐琴在朋友圈写道:“孩子们,我以你们为傲!”。

    2019年杭州亚组委曾发起了“寻找2022个亚运梦想”大型公益行动,弯湾的梦想是组建一支啦啦队,为运动员加油喝彩。这个项目最终入选了2022个亚运梦想,“圆梦亚运·弯湾啦啦队”成立了。3年来,由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老师义务支持的啦啦操课从未停过,成为《弯湾大课表》上的固定项目。

    8个月前,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暖场节目开始遴选,徐琴又报了名,但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即成功嘛。”

    今年2月18日是遴选的日子,因为是现场打分,徐琴担心落选会让大家受挫,就“打预防针”说,“能上场就胜利了,不要担心结果。”

    没想到现场所有评委都给弯湾举牌通过,啦啦操进入了开闭幕式的节目资料库,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站在舞台一侧的徐琴热泪盈眶。9月中旬,弯湾啦啦队正式被选入亚残运会开幕式暖场节目名单。

    享受人生中难得的大舞台

    每天4.5小时的排练是国庆节期间弯湾啦啦队的训练日常。令弯湾啦啦队带队老师胡佳佳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把每一场排练都当作正式演出,拼尽全力。

    白天在托管中心集中排练,晚上回家爸妈陪着加练。就这样一个月过去,啦啦队里的每个人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心怡是队伍里面变化最明显的一个。这场集训下来,不光舞蹈动作更熟练了,还足足瘦了10斤。回忆起那段艰苦的训练,弯湾的年轻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是对那段时光的美好的记忆。

    第一次进入大莲花排练时出了问题,换了场地,孩子们找不到点位了。有人提议在表演中再增加几位志愿者老师做辅助,徐琴拒绝了,“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可能跳出一个让人想象不到的舞蹈来。”在徐琴看来,孩子们登上这个舞台,已经实现梦想、已经成功了。

    “我希望志愿者老师撤退,让孩子们去享受这个人生当中难得的大舞台。”徐琴对记者说,“哪怕跳得不好,让大家看到他们后面是怎么弥补的。哪怕有一个倒下了,掉队了,我相信一定会有掌声给那个孩子。”

    一起成长

    回顾弯湾一路走过的历程,其实圆梦之路,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条路的起点,是一位母亲对其重度智障儿子深深的母爱。

    徐琴的儿子18个月时发生了一场意外,智力遭到了损伤,成了一名重度智障儿童。儿子从一家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徐琴意识到,“他只能回家了”。于是徐琴召集了与儿子“同病相怜”的孩子,聘请专业的辅导老师和阿姨照顾他们。

    2009年,在一间租来的教室里,最初的“弯湾”7人小班成立了。“那时候就是想给儿子找个玩伴。”徐琴说。2011年,弯湾针对心智障碍青年生存及生涯教育的需要,设置了生活课程、活动课程、社会适应课程、康复训练课程,成了浙江省内首家针对特殊儿童的学费、托管费、餐费等全免的民办非营利培育机构,专门接收从特教学校毕业的学生。

    15年的时间,已经有50位“心青年”来到弯湾,他们在这里一起成长。

    在弯湾,培训课程会发生在菜市场、地铁站、商店、银行、书店等各种社会真实场景中,且都会有相应的生活课程教材,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学习。

    “生活即教育。”徐琴对记者说,生活课程培训是每位同学来到弯湾都要经历的过程。

    弯湾托管中心在推的另一个概念是 “就业即自信。”在徐琴看来,从特殊学校毕业之后,孩子需要一份工作来融入这个社会。因此,从2014年开始,弯湾托管中心陆续开出了书店、小超市、洗车行等就业实训点。“孩子们在这些地方既是得到一份工作,能与他人交流,也是一种康复训练。”胡佳佳说。

    2019年,晏晏来到弯湾托管中心的小超市上班。每天早上8点半,晏晏都会准时来到店里,理货、打包、收银,她样样精通,老师都说她是弯湾的“社牛”。

    心怡一来到弯湾,就被分配到洗车行上班了。她很喜欢笑,说话的时候一两个字地往外“蹦”。在洗车行,她主要负责迎客、喷水和洗车情况的检车。

    “洗一次车,我要洒两遍水,洗完我要检查一下。”心怡努力地向记者说明她的工作内容,说几个字,还要大笑一会儿,害羞一会儿。看到一起干活的同事闲了,她还会督促一下:“快去洗车。”

    亚残运会开幕式的那天晚上,子怡守在托管中心的茶饮铺,没有去大莲花观看表演。“我不喜欢跳啦啦操,我喜欢待在自己的‘猪圈’画画”,在子怡心里,自己就是一头小猪。在弯湾托管中心,几乎遍地都是子怡的图画作品,这些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小猪。

    来到弯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大家各司其职,相互帮助,把生活过得像花儿一样。每天来到弯湾,胡佳佳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治愈了,“我的音调都变温柔了,这真是一个汇聚爱的地方。”

10月24日晚,浙江杭州,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杭州亚残运会跆拳道比赛观众席,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的各国代表队相关人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帮助他们,减少帮助

    从仅有7个人的小班,到如今被50位“心青年”包围的托管中心,弯湾的故事将继续上演,弯湾的心愿也在持续更新。

    徐琴更喜欢用“弯”来称呼这些“心青年”,“他们只是没有那么‘挺拔’。”在她看来,弯湾是一个由爱汇聚而成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港湾。

    在弯湾托管中心的宣传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帮助他们,减少帮助。这是徐琴最初的愿望,也是弯湾的初心。“我们教会他一样技能,他就少了一件需要被帮助才能完成的事。”徐琴说。

    采访过程中,徐琴拿来弯湾的历代标志给记者看。从弯湾的第一代标志到第二代标志,小鸟是贯穿始终的元素,这与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很有“缘分”。

    “第一代标志是一只大鸟为小鸟提供了港湾,他们向往蓝天白云;第二代标志则是在不规则的自我空间里,一个小人牵着一只翅膀张开的小鸟,一颗爱心与这个空间似连非连,象征着这个社会的关爱无非直接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弯湾的帮助。”徐琴说。

    “我想象的第三代标志可能什么都没有了,因为鸟已经飞走了。”小鸟就是徐琴眼中的“心青年”,她希望每一只小鸟都能在弯湾起飞,飞向蓝天。

    回忆起几天前的亚残运开幕式,徐琴评价说,每个孩子都前进了不止一个台阶。“他们就像‘飞飞’一样,飞进了大莲花,要准备向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飞翔了。”

    最近来托管中心参观的人很多,“猪猪女孩”子怡创作的很多猪猪文创作品都被买走了。记者来到茶饮铺时,顾客并不多,子怡手拿画笔,正在环保袋上进行创作,桌子上摆满了她的作品。能清楚地看到,作品的内容,还是一头头小猪。

    10月25日晚,弯湾啦啦队把《弯湾向阳花开》跳到了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的蓝色舞台上。表演时,他们的动作更用力,笑得更灿烂了,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到满满的希望与活力。

    “圆梦了!这是一群人为另一群人过上有尊严且有品质的美好生活,努力的结果。”徐琴说。


责任编辑: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