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第一课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矿业转型呼唤青年谱写能源报国新篇章

中国青年报  |  2023-10-24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我国首颗矿业专用卫星“矿大南湖号”SAR遥感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丁火箭,于7月23日10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这标志着“智慧矿山星链计划”正式启动,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矿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与多元专属服务,也成为智慧矿山领域划时代的突破性成果。

    “潘安五月雨蛙鸣,璀璨榴花千里沁。”位于江苏徐州的潘安湖是国家旅游生态示范区。可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徐州市最大的采煤塌陷区域,被形容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从矿业专业卫星到潘安湖生态修复,这些都是中国矿业大学师生们的“作品”。传统的“灰头黑脸”的煤矿行业“披绿重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说:“就像宇航员穿上宇航服在天地间‘行走’一样,未来的矿业人也可以在智慧矿山的模式下很酷、很神气地工作。在生态修复的新的课题下,年轻人大有可为。”

    “把吃苦精神注入文化基因,是为了苦难来临时年轻人能顶上去”

    中青报·中青网:与国家发展同向共进,一代代矿业人是如何书写能源报国故事的?

    刘波:中国矿业大学肇始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也是当年的有识之士立志工矿报国的起点。在学校14次搬迁、12次易名的坎坷历程中,依旧没有停止办学,也折射出一代代矿业人深厚的工矿报国的爱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成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最重要的基础,开发矿业成为当时的时代需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来到江苏徐州,煤炭能源不仅成为徐州及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兜底保障,也成了促进剂。

    徐州煤炭资源枯竭后,和很多采煤塌陷区一样,生态修复成为突出问题。怎么恢复地球母亲的美丽和生态友好,成为矿业人新的课题。以潘安湖为代表的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就凝聚了新一代矿业人的心血。

    可以说,采煤时,矿业人是将论文写在了地球深处;到了生态修复期,我们又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作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一代的使命,需要更多年轻矿业人向新时代的新目标奋进。

    中青报·中青网:为什么当下还要强调老一辈矿业人的吃苦精神?

    刘波:矿业是一个很艰苦的行业,吃苦和奋斗是行业底色。矿业人有一个“三永远”精神:“永远不服输、永远不向困难低头、永远争第一”。这种奋勇向前的精神是历代矿业人积累凝聚的一种很崇高的精神。

    在吃苦的过程中,怎样能不被困难压倒,怎样在地球深处1000米的采煤环境中,顶住地下的热,克服自然条件的恶劣,把煤炭科技做好,提升科技含量,同时还要培养出人才,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很有启发意义。

    当然,来到新时代,或许今后的物质条件更好了,采矿的条件也更好了,或许未来有一天要与化石能源告别,但是如果这种吃苦的精神注入年轻人的文化基因中,那么在苦难来临的时候,年轻人就能顶上去,这就是吃苦精神的力量。

    “要把学生带到行业发展的最前沿”

    中青报·中青网:工科学习与科研需要大量试验,如何让学生触摸到行业真正的发展与变化?

    刘波:新时代以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井下教授”,他们把科研做到了最前线、最前沿,到井下去实践,跟煤矿工人一起找到问题,这成为学校传承的榜样力量。

    “井下教授”的作用,是通过他们的专业学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精神也得以传承。一代代矿大人要一直按照这样的思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产业科技的第一线解决问题,实际上,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此之外,学校打造了行走的大思政课,把学生带到行业发展的最前沿,让他们感受时代变迁。比如,今年暑期就有一批学生,戴着矿工帽来到现代矿井,在这里他们切身感受到了行业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人工智能与矿业逐步结合,矿井也可以变得很现代、很洋气。

    科技赋能产业成为大趋势,也是下一步行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必须依托更多高层次人才,跟上资深教授的步伐,真正为行业发展作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传统矿业正在转型升级,学校要如何培养时代所需人才?

    刘波:一谈采矿工程,不少公众和一些学生家长就很反对学生去学。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当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和矿业结合后,这一行业的转型需求就更加迫切了。

    学校也要积极谋划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在新工科背景下,要以产业创新为指导,调整专业学科。比如学校的智能采矿班,开设几届以来都很受欢迎。当然,新教材的编写,课程体系的重构,上课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实习等,都是革命性的改变。

    在新形势下,绿色矿山、智能矿山已经成为行业所需,高校要为未来产业准备人才培养。当然人才培养是面向未来的,它的成效也需要未来检验。

    矿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有广阔前景的行业。特别欢迎越来越多的有志于能源行业发展的学生,积极投身到行业的变革中。年轻一代的聪明禀赋和学识,或许能够很快在智能矿山场景中得到应用,不仅解决了行业转型升级、数据化的问题,也成就了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后的采矿员也可以和宇航员一样很神气”

    中青报·中青网:“双碳”时代,学校科研还有哪些挑战?

    刘波:行业最大的挑战是未来既要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还要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绿色开采。对学校而言,同样对应了两方面的科研使命,一是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另一个是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围绕行业升级转型和“双碳”时代的到来,学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大有可为。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我国还有很多矿山等待生态修复,实现这些矿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但是,如何实现煤炭清洁、低碳利用,依旧是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很多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矿业大学都在做这方面研究。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矿业将改变过去灰头黑脸的传统印象,成为一个“高大上”的行业,采矿员也可以像宇航员一样很神气地工作。但是要达到这一天,还需要一代代年轻人接续奋斗。

    中青报·中青网:国内首颗矿用遥感卫星发射成功,它将带来行业的哪些变化?

    刘波:“矿大南湖号”的发射在全球引起了很大震撼,也有人问,做深地工作的中国矿业大学怎么会去发射卫星?

    其实,包括矿山生态修复、矿山资源的全天候监控监察等,都需要新技术,学校的学科专业在拓展,很早就布局了遥感卫星空天地一体化。所以学校联合了徐工集团和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打造了首颗矿业专用卫星。

    在未来的工作中,卫星不仅可以对矿山滑坡等危险进行信号警告,有了它的全天候监控,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后就可以为后面的工作做出决策。这也特别符合当下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是矿业转型升级甚至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通过卫星,今后还能够打造一个“空天地立体化”的感知网,不仅可以把全国的煤炭、金属、建材等能源资源都汇聚到一张图上,还可以指导未来的城市建设、资源开发、能源安全等。

    今后到中国矿业大学,不仅可以“入地”还可以“上天”,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这也体现出跨专业、跨行业的需求,行业的系统化、多角度、全方位的应用场景的探索。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数字化时代、智慧矿山时代,加入大国矿业、能源报国的行列中,在奋斗的征程中成就自己多彩的青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责任编辑:许革,王聪聪,李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