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杭州亚运会 近九成受访者愿意多了解其他亚洲国家

68.1%受访者想通过旅游了解亚洲其他国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10-09作者:吴欣宇 李洁言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吴欣宇 记者 李洁言

10月8日晚,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虽然亚运赛事已经结束,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连接还在延续,不少中国青年也对亚洲国家产生浓厚兴趣。经过杭州亚运会,你愿意更多地了解其他亚洲国家吗?你会通过哪些方式去了解?

在杭州亚运会进行中,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2%的受访者愿意多了解其他亚洲国家,受访者对东亚、东南亚文化更感兴趣,68.1%的受访者想通过旅游的方式了解亚洲其他国家。



受访者对东亚、东南亚文化更感兴趣

来自杭州的95后蒋雨微(化名),通过杭州亚运会对叙利亚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了解到叙利亚正经历战乱,她想更多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希望世界更加和平美好”。

在亚运赛事场馆和亚运村,“换徽章”成为各国运动员和志愿者交流沟通的纽带。来自中国澳门代表团的短跑运动员卜政浩因为换徽章结识了一名柬埔寨教练,他向对方表达了自己对当地的喜爱。在深入交流后,对方主动添加了卜政浩的联系方式,并表示以后如果去柬埔寨旅游,可以做他的向导。

不仅是东南亚国家,让卜政浩印象深刻的还有中东地区的国家,“他们的运动员特别开朗,见到谁都会热情问好。”虽然有时卜政浩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会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他觉得语言不是太大的障碍,大家是乐于交流的,他也因此对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沙特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希望以后有机会去看看。”

卜政浩一直梦想去世界各地旅游,他觉得这次亚运会让自己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走得更近了,因为换徽章,他已经与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交流过了。“我以前从来没有跟这些国家的人有过任何交集,这次能跟他们有交流,感觉很不错。”

在杭州亚运会棋类馆象棋领域做语言服务的志愿者叶琼丹同样有这种感受,因为穿着志愿者服装,叶琼丹每次走在路上都会被来自亚洲各国的人问路。“这时会觉得杭州是一个国际化都市,可以遇到世界各地的人。”

作词人季知拙在亚运会开幕前,与其他媒体合作,创作了一首《最绚烂的红》为杭州亚运健儿加油鼓劲,因此也关注了一些亚运新闻。通过亚运会她知道了东帝汶这个国家,了解到东帝汶2002年才正式独立,虽然经济较为落后,但在汶川地震时却向中国慷慨解囊,这让她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情义。

调查中,81.7%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会留意亚洲的新闻。通过此次杭州亚运会,89.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更多地了解其他亚洲国家。具体来看,受访者对东亚文化感兴趣的比例最高,为49.6%;其次是东南亚,为48.2%。此外,中亚(35.1%)、南亚(27.5%)、西亚(24.5%)、北亚(9.6%)也是受访者比较感兴趣的区域,都不感兴趣的受访者仅占4.5%。

旅游是受访者希望了解亚洲的主要方式

早在5年前,叶琼丹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与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志愿者项目。那时,她来到了印度的艾哈迈达巴德,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的一座城市,她和来自印度、中国台北、印度尼西亚等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一起生活了10天,参观了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体验了风土人情,还与当地市长面对面交流,畅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其说是一次志愿活动,我觉得更像是一场文化交流。”

这次经历积攒下来的缘分,在此次杭州亚运会上得以延续。在亚运会棋类馆的志愿服务期间,叶琼丹与同样来自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的一名桥牌教练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得知叶琼丹在自己的家乡做过志愿服务,对方十分热情地送她徽章、与她合照留念,这让叶琼丹很感动。“在交流中,很多固有印象被慢慢打破,只要你主动迈出那一步。”之后,叶琼丹考虑参与学校的一些交换项目,去亚洲其他国家看看。

你会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亚洲?68.1%的受访者选择了旅游,40.7%的受访者选择参与短期交流项目,32.5%的受访者选择参与援建共建项目,其他还有留学(22.1%)、驻外工作(10.3%)。

之前在读硕士研究生时,蒋雨微有幸获得了某单位派往柬埔寨的实习机会,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前往,这让她有些遗憾,“当时我了解了很多柬埔寨的文化,看了相关的纪录片,对东南亚的民族和历史都非常感兴趣。”她觉得,只有走出去,感受其他国家文化的不同,才能更好地体会中国文化的特色,在求同存异中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

蒋雨微计划以后去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旅游,实惠的价格、便利的交通、相通的文化,都让她觉得这样的交流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有机会,她也希望去亚洲其他国家参与一些短期项目,为当地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受访者中,00后占20.2%,90后占41.6%,80后占30.0%,70后占6.4%,60后占1.8%。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6.4%,二线城市的占37.0%,三四线城市的占20.1%,县城或城镇的占4.5%,农村的占2.0%。

责任编辑: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