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不随份子不盲目培训成过节新气象

北京青年报  |  2023-10-02作者:熊丙奇

中秋国庆8天假期,有人外出旅游,但有人的行程被一场又一场的婚礼邀约填得满满当当。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大吐苦水”:“随个份子已经把这个月工资都随进去了!”“一个国庆8张请帖,每个随1000元,感觉整个国庆已经没有快乐可言。”

在社交平台上“吐苦水”抱怨“随份子”的人情压力,在现实中却要“装着”快乐的样子,给予“热情”的祝福。这种对待“随份子”的态度,显然是“分裂”的。过一个快乐的国庆长假,需要消除这种“分裂”状态,从自己做起,移风易俗。年轻人不妨把对“随份子”的苦恼都说出来,用一种新的态度、方式,举办婚礼,叫响“不随份子,快乐聚会”。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个朋友的婚礼,朋友在请柬中就明确提到不收礼金,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这样的请柬,感受很深。在我身边,不时有朋友为参加婚礼而“烦恼”,如同事邀请参加婚礼,朋友不知道去还是不去,不去,觉得不考虑同事的面子;去,要“随份子”,而自己觉得和同事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好。这种为“随份子”而产生的纠结,冲淡了朋友间的友情,变得颇为“功利”,有时还有“算计”——上次随了份子,下次要要回来。

“随份子”“人情债”,是每到重要节假日,如春节、国庆长假,都会引起热议的话题。由于担心“随份子”“人情债”,有些年轻人甚至不敢回家过节,或者找借口不参加活动,这令过节的感觉大打折扣。针对“人情债”“随份子”加重经济负担,一些地方政府曾明确倡议节俭办婚礼、生日宴,但是,由于“人情债”“随份子”主要是自发行为,如果没有自发改变的行动,就很难形成新风气。

不少人希望年轻人成为整顿“人情债”“随份子”的新生力量。如明确宣布婚礼不收礼,主要是让亲朋好友开心地聚一聚,或者改变送礼的做法,根据朋友的实际需要赠送实用的物品等等。其基本原则就是不要因“随份子”“人情债”增加过节的负担,要为每个人过节减负,不要让过节比平时还累。

确实,过节、过长假需要有新风尚。除“随份子”外,孩子的补课、培训也是中秋国庆长假关注的话题。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之际,教育部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向广大学生家长发出关爱提示:合理安排,莫盲目培训使假期变味。假期不要被培训充斥、包围,这也是一种转变。“双减”之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国庆长假,基本都在培训班度过,有的学生的培训课安排比平时上学的课还多,学生根本无法享有法定的假期。

“双减”治理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明确不得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进行学科类培训,这给学生过好节假日、寒暑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就归还给了学生。有的家长还给孩子报违规的学科类培训班,或者请私教给孩子补课,这就需要家长配合“双减”政策,转变育儿理念,与孩子一起规划,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长假。

给孩子盲目报班,与“随份子”“人情债”一样,都存在共同的“攀比”问题,不给孩子报班担心落后其他同学,随份子少了担心没面子,这让过节陷入“囚徒困境”,于是难得轻松与快乐。不论是吐槽“随份子”,还是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盲目报班,都涉及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给假日减负,不为人情、攀比所累,真正过一个快乐的假期。这需要从每个个体做起,在全社会倡导新的风气。漫画/陈彬

责任编辑:陈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