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金融峰会传出国际声音:避免脱钩断链

“一旦脱钩,对中美都是劣势”

中国青年报  |  2023-09-26作者:王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我们应该避免脱钩的现象发生。”美国第70任财政部长、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名誉联席主席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在2023外滩金融峰会上说,中美双方应该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采取更多积极措施。“对于中美来说,应该意识到一个原则问题:双方都是需要对方的。”

——————————

    100岁的传奇外交家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是全球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全球化遇到前所未有挑战的今天,他依然为之努力。今年7月,这位美国前国务卿曾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外交官员展开会谈。北京时间9月23日上午,他又通过视频连线在2023外滩金融峰会上强调,中美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尤其希望在很多全球挑战和问题面前,中美合作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全新的国际秩序”。

    在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钱颖一的对谈中,基辛格特别提到了当前中美共同遇到的脱钩风险。他认为,一旦脱钩,其实对中美两国而言都是劣势,所以应该减小脱钩风险的发生,否则两国人民生活水平也会下降。

    “当然,我们还会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但重中之重是应该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避免脱钩。”基辛格说。

    “我们应该避免脱钩的现象发生”

    曾经,全球贸易和投资一体化的趋势似乎永无止境,产业链也变得越来越长,大到客机、汽车,小到手机、家电、鞋履,各个产业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精细,相应的产业链、供应链也变得更长。但最近几年一系列冲击和变化——新冠疫情、高通胀、地缘政治、俄乌冲突等——导致一些国家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个别国家搬出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的政策,影响了原本正常的全球产业链协作。

    “我们应该避免脱钩的现象发生。”美国第70任财政部长、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名誉联席主席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在此次峰会上谈到,中美双方应该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采取更多积极措施。“对于中美来说,应该意识到一个原则问题:双方都是需要对方的。”

    对于美国拜登政府实施的《芯片和科学法案》等举措,罗伯特·鲁宾认为,这类通过立法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做法是比较传统的经济政策,不仅会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且并不会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这类政策的结果最后将会是无效的。

    在基辛格看来,避免脱钩断链不仅能让中美两国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对世界各地都有帮助。欧盟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对此非常赞同。他所参与管理的欧盟是最典型的国际合作、开放型经济体,但最近几年他越发感受到,“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受到侵蚀,国际贸易正变得越来越武器化,取而代之的是仅以实力为基础的秩序。”

    当各国政策重点从效率转向韧性,甚至采取脱钩的做法,高企的通货膨胀率就是结果之一。东布罗夫斯基斯坦言,欧洲正深受其害:食品价格上涨,严重打击了整个欧洲的家庭预算;企业,尤其是早期发展中的小型公司融资变得艰难;“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在这轮通货膨胀浪潮中受到严重冲击。

    作为欧盟委员会中负责贸易事务的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峰会上说,中国是欧盟最大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伙伴之一,去年欧盟与中国双边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8650亿欧元,而中国在几乎所有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做法将影响全球经济。因此,他强调:“去风险并不是脱钩断链,而且欧盟无意与中国脱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说,三年疫情使国际人员交往受到较大影响,脱钩断链行为也制约了一些对外经济活动,但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政策没有也不会改变。

    今年7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要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保障体系。8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指出,要扩大电信、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服务业的开放。“这些都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意志。有助于留住外企继续深耕中国,有助于吸引留住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同舟共济、实现共赢。”宁吉喆说。

    着手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9月22日,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鲁宾认为,中美可以先从可以解决的问题着手,例如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相关合作。“对于全球来说,需要有这些领导者;对中美来讲,通过合作就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近30%,在绿色转型创新的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不过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态:中国愿意与包括美欧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地方、企业、智库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传统高碳化石能源,向低碳清洁和再生能源转型,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这些行动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投资潜力,我们希望国内外金融界继续关注和推动中国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积极投身于这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方案和智慧。”解振华说。

    不过他也提醒,这个过程中应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公平。他引述有关研究指出,如果贸易保护持续下去,预计2030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将比全球化情景下高出20%-25%,这很不利于实现今年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达成的“争取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3倍于2020年的目标”。

    人工智能的治理是另一个需要更多携手合作的领域。ChatGPT横空出世后,有超过1000位技术专家、企业家联名呼吁暂停GPT-5等人工智能的研发,他们担心现有的伦理和治理体系并没有准备好。事实上,对于AI换脸、以假乱真、数据跨境等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各国仍然缺少普适的应对办法。

    基辛格也非常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风险,他在2021年出版了与相关专家合著的新书《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在这场峰会上,他强调中美两国应该进行正式对话,以确保对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协同。“我相信,这种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让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更好的、合理的应用。”

    “中国和美国应该更多地进行对话,这样才能共同发展好科技,为人类社会造福。”基辛格说,中美两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人工智能,其他国家要通过人工智能帮助其科技发展,中国和美国不能将任何规则强加于其他国家,但可以引领这些规则。

    基辛格认为,中美一定会在人工智能时代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并采纳其他国家的意见,这需要更多的对话,尽量避免单边主义。“因为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人类的安全问题,这不是一个双边问题,这应该成为一个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

    对于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体系,基辛格认为要发挥一些国家和人员的领导作用。“最终应该像国际原子能组织那样有一个国际机构来监管,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然后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开展对话,不应让任何一个单方获得巨大的优势。”他说道。

    基辛格希望,中美能够一起携手解决一系列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困扰,从而建立全新的全球秩序。“对于当代世界秩序来讲,中美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因此,我希望中美之间尽量把关系做到尽可能的好。”

责任编辑:潘圆,宁迪,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