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年拥抱传统工艺 让非遗文化闪耀南疆

中国青年报  |  2023-09-13作者:朱彩云 王雪迎 耿学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王雪迎 耿学清

    成为一名讲解员后,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的维吾尔族青年再努尔·阿布迪克日木更加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逐渐打消了从老家“跳”出去的想法。

    英吉沙,这个维吾尔语意为“新城”的地方,有“达瓦孜、土陶、小刀、模戳印花”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非遗古镇”。

    比拉力·图尔荪巴柯出生于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镇桑皮纸世家,从小跟着爷爷学习桑皮纸制作技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桑皮纸第十三代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非遗资源丰富、形态多样,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政府公布了542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5项,有94项入选国家级名录,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麦西热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一大批印证中华文化历史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通过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越来越多的新疆青年发现家乡非遗文化之美。

    “非遗古镇”英吉沙

    再努尔·阿布迪克日木是英吉沙县“刀王故居”的一名讲解员,在这里,她向游客介绍刀柄造型各异、刀片花纹多样的英吉沙小刀。“刀柄除了常见的鸽子头造型,还有鱼尾、巴旦木造型等。”对于制刀的核心工艺淬火、锻打、开刃等,她如数家珍。

    “来当讲解员之前,我只知道这是家里常用的小刀。”再努尔·阿布迪克日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父亲切哈密瓜时,一定要英吉沙小刀,他说很顺手、很好用。”

    英吉沙被称为“中国小刀之乡”,有400多年的制刀史。拥有29道工序的英吉沙小刀,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吉沙县芒辛镇喀拉巴什兰干村,也被誉为“小刀村”,有80%以上的农民从事小刀制作、销售。该村现有55个小刀店铺,在店铺内从事做刀的工匠达200余人。

    90后青年阿卜杜拉就是土生土长的小刀村人。2019年,他在本村开办了小刀店铺。去年以来,他又在喀什古城新开了3家门店,近日还有来自上海的游客专门找到他的店铺选购英吉沙小刀。

    “家里五代人都制作小刀,我父亲只负责生产,小刀制作完成后都卖给店里。”阿卜杜拉说,店里生意很好,由于靠近刀王故居,这家门店今年的销售额已达到140多万元。

    “虽然村里都是小刀店铺,但同质化的竞争并不激烈。纯手工制作的英吉沙小刀每一把都不同,顾客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纹、造型。”阿卜杜拉说。

    与小刀村毗邻的恰克日库依村被称为“土陶村”。4个月前,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学生阿卜杜拉·艾合麦提来到村里拜师学艺,他的师傅是土陶艺人伊马木·艾力,一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制作土陶的多道工序中,17岁的阿卜杜拉·艾合麦提一开始就选择了最难的拉坯塑形,他还不确定能不能学会,拉坯塑形起码要3年才能出师。

    坐在拉坯机前,阿卜杜拉·艾合麦提只想着“如何把形状做好”。他说:“小时候就在玩泥巴,长大了还在玩,但现在这个‘泥巴’更难、更具挑战性。”

    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是国家级非遗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项目的第七代传承人。他说:“最开始,只有小儿子跟在我身边学习制陶技术,我的另外两个儿子、儿媳都在外面打工。后来英吉沙土陶的名气渐渐大了,很多人来买,孩子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发现外出打工的收入不如在家制作土陶,就都回来了。”

    如今,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的妻子、3个儿子和儿媳都加入制作土陶的工作中,每年一家人生产制作上万件各类陶制品,最高年收入达到40万元。

    传承千年的桑皮纸制作技艺

    从5岁开始,比拉力·图尔荪巴柯就看着爷爷制作桑皮纸。耳濡目染下,今年22岁的他早已熟练地掌握了制作工艺,成为桑皮纸第十三代传承人。

    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手工制作的桑皮纸,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和父辈不同,比拉力·图尔荪巴柯除了传承制作手艺,还善于拍摄视频对外推广。他会跑到桑树林里拍摄匠人如何剥取桑树皮,并展示桑皮纸的复杂制作工序。

    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建有桑皮纸文化一条街。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制作技艺,墨玉县投资200多万元对布达村主干道的商户门面和农户家庭墙面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以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中心为核心的桑皮纸产业园,配套桑皮纸博物馆、民族乐器工坊、桑皮纸书画室、桑皮纸展销厅等观景点。

    如今,在桑皮纸产业园里,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观看比拉力·图尔荪巴柯和村民一起手工制作桑皮纸。

    在院子的一个长方形池子里,两名村民用小刀将浸泡后的桑树皮外面的黑皮剥离,留下内层作为原料放入大铁锅里煮。煮软的桑树皮被捞出放在石板上,村民手执两公斤重的木榔头将其反复敲打成软烂的桑泥饼。

    将桑泥饼放在桶中搅成纸浆,再发酵5小时,就到了比拉力·图尔荪巴柯认为最难掌控的“入模”步骤了。“舀几勺纸浆,倒在长方形的模具里,需要不停搅动使纸浆均匀覆盖在纱网上。”比拉力·图尔荪巴柯说。经过阳光的晾晒,他取下了一张质地柔软有韧性的桑皮纸。

    桑皮纸纤维交错均匀,纹理美观,墨韵层次鲜明,轻薄软绵,主要用于书画装裱等,在历史上享有盛名。2006年5月,桑皮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和田地区的托乎提·巴克成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桑皮纸历史悠远,远在唐代时和田一带就有了造纸业。当时,结实而有韧性的桑皮纸主要被用于印钱、印书籍和制扇等。如今,和田地区博物馆还收藏有用桑皮纸书写的唐代于阗文的文书、藏文的唐代文书以及宋元时期的波斯文文书。

    桑皮纸这种古老的造纸技艺,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以后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渐渐地,做桑皮纸的人越来越少了。桑皮纸文化一条街的建成,延伸了墨玉县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当地居民增收的新途径。

    22岁的比拉力·图尔荪巴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项传统技艺,今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投入桑皮纸的手工制作中,宣传推广这项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桑皮纸文化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王素洁,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