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我今天要上早八,太困啦。”“吃饭了吗?给你看看我今晚吃什么啊。”“时候不早了,我先睡,晚安!”……
你有没有和异性保持长时间频繁聊天?
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因此而心动了?
不间断的问候,长期的联系,在不知不觉中便成为习惯,成为让人怅然若失却渴望紧紧握住的依赖。
在快节奏的当下,频繁聊天成了暧昧上头最低成本的付出,极其容易产生恋爱的感觉,但要知道,“恋爱的感觉”并非“恋爱”,恋爱错觉本身就是错误的。
01 “是我自作多情了。”
从高中文科班再到大学所在人文学院,潇潇一直都是在女生堆里,再加上爸妈严格的约束,她很少和男孩子现实接触。进入大学后,获得“自由”的潇潇期待着爱情的到来。
机缘巧合之下,在一次多校联合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潇潇和兄弟友校的一个男生分配到一组完成任务,两人自然加上了联系方式。
男生主动搬运更重的物资,主动和潇潇搭话缓解尴尬,在需要与人沟通交流时主动上前一步解释,这些细节让潇潇对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印象深刻,并且期待着后续。
志愿服务结束了,但是微信上一来一往的消息却让他们俩有了未完待续。
从志愿活动聊到各自的学校再到日常生活,潇潇和这个男生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
从一句“早上好”到“晚安”,仿佛连接起来两个人的一天又一天。
在频繁的聊天中,潇潇慢慢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屏幕对面这个无话不谈的“朋友”,期待着“他应该也是喜欢着我的吧。”
在一字一句地拼凑中,潇潇的心中已然形成了对方的形象,每一点都符合心中完美男友的样子,爱意持续上涌。
“最近柯南大电影上映了,我们一起去看吧!”潇潇纠结许久,最后还是鼓足勇气发出了邀约。
聊天记录中两人对柯南的话题一拍即合,“他肯定会答应的吧!”
“啊,我刚和我同学去看完诶,真的挺好看的,推荐!”“哈哈哈哈哈哈,你们男生也会一起去看电影噢?”“不是,是我正在追的女同学,她……”
聊天框还在不断闪烁着新消息通知,但是这一刻那些都不重要了。
失落仿佛一剂猛药,让潇潇迷茫却又顿时清醒过来。
原来,我们只是普通朋友。
原来,这么多天的聊天、分享与陪伴,只是我的自作多情罢了。
02 “不要隔着屏幕去爱一个人。”
小音是外语学院的“院花”之一,漂亮的外表再加上阳光开朗的性格加持,在大学校园里,异性缘自然非常旺。
面对各路追求者的消息轰炸,小音显得格外淡定和洒脱。
在寝室夜谈环节,姐妹几个说悄悄话时,总是担心人见人爱的小音哪天也会吃爱情的苦。
“我认真地确定,频繁聊天会让人产生恋爱的错觉。但是我发现透过屏幕的文字,都可以传递无差别的好,这种低成本的恋爱体验我直接绕道远离。”
小音的清醒发言让舍友们都深有感触。
的确,文字可以包装,语言可以修饰,在社交媒体上带来的联系拉不近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真正的距离。
其实,小音能够如此理性说出这番话的背后也是有过切身经历的。
刚成为大学生的小音也曾陷入频繁聊天的暧昧,沉迷于暧昧期的幻想和依赖。
可是当自己所爱的虚构的人具象化,现实中真正去接触时,发现并非如此。
因为受过伤,所以不愿沉沦第二次。
“所以,我们都要好好爱自己!”宿舍夜谈到这里结束了,小音最后说道。
03 “真正的喜欢是藏不住的。”
其实,恋爱都是从聊天开始的。
绝大多数频繁的聊天,在促进彼此了解的过程中,指向的其实是想见面,想更进一步深入接触,并非仅仅局限于聊天。
停留在聊天框的好感,就像是不负责任的暧昧,是比理智更为可怕的习惯。
夏日、傍晚、汽水、球场、少年……一场突如其来的crush让瑶瑶心动了整个夏天。
从一见钟情开始,两人顺利地加上了联系方式,便开始了每天不间断地聊天。
就算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问候,在字里行间中洋溢着非平常的暧昧与甜蜜。
高强度的聊天很快就迎来了正式的约会。
“和你聊天我感到非常快乐,和你见面我更快乐了。”男生的直球表达给这段通过手机维系的感情有了更确切的定义,也让瑶瑶内心本就闪烁的火苗彻底点燃。
“后来,他依然和我分享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变化的是动不动约我散步,我们也从‘网友’真正‘奔现’了。”在朋友的盘问下,瑶瑶分享了自己和男朋友在一起的心路历程,语气中都透露着藏不住的甜蜜和欣喜。
透过浅显的屏幕,瑶瑶和男友现实中的接触,才是这段恋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频繁的聊天确实会产生恋爱的错觉,长此以往,你会不自觉点开聊天对话框,绞尽脑汁想提出新话题,也会暗自揣测对方为什么不回复消息,这种无法自控的依赖感,就像情绪的遥控器,让人怅然若失、反复横跳。
隔着屏幕开始的爱意,往往会因为隔着屏幕慢慢消失殆尽。
从聊天开始的爱情,往往也会因为不聊天而结束。
真正的恋爱,一定是双方最真实的接触,明确笃定的表白,而非一时聊天上头所带来的幻象。
我们都需要好好爱自己,这才是爱人与被爱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