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自视觉中国
每到高考季,我就会讲起一个故事。我有一个学长,高中时期曾是天之骄子般的存在。他在当地县中苦读3年,最终圆梦复旦,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然而一年后,学长从复旦退学,回家送外卖。听人说,在大学里,他成天在宿舍打游戏,挂科太多,被退学了。
每次说起他,我都万分感慨,曾经勤奋刻苦的他,为何“自暴自弃”。不久前,我读到一本名为《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的书,对这故事有了些思考。作者郑雅君是青年学者、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她跟踪访谈了中国两所顶尖高校的62名学生,试着找出家庭背景对他们校园生活和未来出路的影响。
在郑雅君看来,那些家庭环境较为优越的学生,会较早树立未来目标,在大学里有明确的行动方向。他们被郑雅君称作“目标掌控者”,像已获得“迷宫地图”的玩家,在大学里穿梭自如。另一些学生更像是“直觉依赖者”,有的出身寒门,凭借自身努力考入名校,却缺乏目标和方向感,在陌生的大学环境里,主要依靠直觉和固有的生活习惯来组织大学生活。
我的那位学长可能就是这类“直觉依赖者”,他或许听过“上了大学就解放”的说辞,彻底放飞自我。当然,这样的故事毕竟不多,不少考上名校的寒门子弟,更倾向于一股脑儿扎进课堂学习之中,习惯性地追求学业优秀,那是他们熟悉的方式。
有些人甚至没有去思考,学习之外还有什么。拿职业规划来说,郑雅君觉得,家庭环境较差的学生往往更少思考找工作的问题,她在访谈中有一项发现:弱势家境学生反而更无心做职业准备,以至于临近毕业还无法找到好的出路。
书中有个名叫禹海的学生,考入大学后,辅导员让每个人写下未来的目标,禹海条件反射式地想到了成绩,他只写了一句“成绩排名居于30%-40%”。后来,禹海才发现,尽管其他同学对成绩也有要求,但不一样的是:“他们是在认清了整个现实之后选择好好学习,我只是不知道做什么就去学习。”
另一个叫冰倩的学生,从湖南农村考入上海名校。进入大学后,她放弃了对成绩的要求。临到毕业时,她没有任何实习经历和行业履历,也没有保研需要的好成绩,只好加入考研大军,结果草草落败,她抱怨自己“轻信了那些鼓吹自由与兴趣的鸡汤,没有从一开始就依照大学里真实的‘游戏规则’行事。”
禹海和冰倩可能很难想象另一群同学的经历。他们有的一进入校门,就琢磨以后的出路;有的早就想好要考公务员,早早加入学生组织,积累工作经验;有的立志从事学术研究,于是钻研学业,多进行学术训练;有的有意识地参加各类社交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或积攒实习经历,打造漂亮的简历……这些都是冰倩口中的“游戏规则”。
我有一个朋友,读大四时曾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朋辈导师。在第一次见面会上,朋友问这群新生,最想了解大学生活的哪些方面。没想到好多人说,想听保研和就业分享。朋友对我“吐槽”,刚进大学就考虑保研,未免太过功利;但对那些“目标掌控者”来说,没有目标的大学生活简直是不负责任。
不少“直觉依赖者”的未来问题都被“先考上再说”搁置了,大学生活往往在茫然中开启,然后面对更激烈的竞争,更复杂的规则。现实情况是,大学已经成了求职的预备所。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与此同时,青年失业率则有20%。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的学子可能在浑然不觉之中,错失利用学校资源为职业前景做准备的良机。虽然找一份好工作不意味着一切,但就像书中说的,“到了毕业关头,学子们终究需要摊开自己手中的筹码,去某个出口处换取将学业成就转换成职业地位的资格。”
阅读郑雅君的书时,我几度想,如果这本书能更早出版该多好。我读大一时,一位老师对我说:进入大学,有3件事情值得努力一把,保研、拿奖学金和出国交换。我当时有些嗤之以鼻,知名教授说的话是不是太庸俗了?我相信大学应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是这3件事可以衡量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很感谢他。
布尔迪厄曾在《继承人》一书中说:“处于最不利地位的阶级,对于实现命运的途径过于不觉悟,从而促进了自己命运的实现。”要想摆脱困境,就必须先认识清楚自己的困境。无论家庭环境如何,年轻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但追梦之前,需要明白自己真实的处境。就像我,须知新闻理想,也须知劝退新闻系的张雪峰的存在。
很多学子,缺的从来不是努力和天分,而是恰当的方向、充足的信息和公平的机会。与此同时,要能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挑战习以为常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接触新观念和新环境。如果说高考是一堵墙,有幸冲破这堵墙的人得慢慢明白:金榜题名了固然可喜,思考往后的人生更加重要。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郑雅君 著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23年1月
龙盼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