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对抗现实压力的最佳武器

中国青年报  |  2023-04-26作者:樊离

从小到大,我和父母的关系的一直谈不上亲密,平心而论,他们对我没什么不好,只是不太善于发现我隐藏的情绪。在同龄人中,我看似朋友不少,但为了维护场面上的关系,我总是戴着假装阳光开朗的面具,因此很难找到能够分担压力与痛苦的人。于是,我只能在入睡之际独自煎熬,期待药物能让明天早晨的阳光更明媚些,给下一个沉郁的夜晚多留下几分余温。


这样痛苦的日子,我过了将近一年。或许是注定的缘分,也或许是罕有的幸运,在一个天气和药效都很好的日子里,我去参加了一场读书会,在那里认识了恰好和我同龄、爱好也高度一致的她。抑郁之前,我曾谈过两场恋爱,一场是少不更事时的玩闹,另一场则直接成了我的病因,这让我不太敢再去和别人建立以“爱情”为名的亲密关系。但是,我们终究都没敌过心动。


在她的鼓励与支持之下,我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出口。和她一起读书、看展、泡咖啡店,则让我重新找回了被人需要、自己也很有价值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她教会了我向身边人倾诉的正确方式,于是,我和父母之间的互相理解也得到了很大改善。4个月后,我终于带着发自内心的平静与欣慰,拿到了可以停药的康复诊断。至今又过了数年,我们依然还在一起,我的抑郁症也一直没再复发。


讲述这个故事,当然不是为了“秀恩爱”,也没有号召病友们都去谈恋爱的意思——如果只靠爱情就能治好抑郁症,精神科医生们肯定失业,制药公司也迟早破产。我真正想说的是:面对压力乃至疾病,亲密关系很可能发挥出比想象中更加重要的作用。珍视并维护好已经拥有的亲密关系、建立值得发展的新亲密关系,既能让我们找到可以共同分担压力的同伴,也能把我们变成更加完满、更有韧性的人。


理想的爱情,是其中一种典型代表。我们这一代人年轻人常常在网上表达对爱情的嫌弃和恐惧,把“恋爱脑”当成贬义词用,把情侣之间互相提供的情绪价值打成伪需求。日常生活的忙碌与压抑,大概正是今天爱情被普遍拒斥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历史的视角看去,爱情从古至今都是年轻一代冲破禁锢、追求自由时喊出的动人口号。大众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现实巨浪,现代社会也正是由此从传统社会中脱胎而生。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一书中曾提到:亲密关系明明是人们对抗现实社会压力的最佳武器,大众却反而因为生活的疲惫拒斥它,但在拒斥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靠近。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因为今天人们对于爱情普遍期待的是一种零风险的“安全关系”。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女性恋爱时担心遇到“凤凰男”“妈宝男”,男性也惊恐地谈论着“扶弟魔”“捞女”等。在这种对恋爱的精心算计下,人们最终只能求安全而得安全,却未必能找到真正的亲密关系。最终,在一起的人或许门当户对,却缺乏精神上的联结,无法用亲密关系治愈自己的伤痛,甚至在恋爱、结婚后的进一步算计中互相伤害,反而成为配偶的活地狱——爱情本身消失了,它消失在名为“爱情”的套路中。


同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亲密关系之中。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如果双方对彼此的期待都被物质、名利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占据的满满当当,亲情自然会异化为一种枷锁、一种折磨。但我们也不该遗忘: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是最无私、最纯粹、最接近生物本能的。只要双方能够放下一切“架子”与“面子”的考量,让亲情回归于其最原本的面目,这份纯粹的爱自然能撑起一方避风港湾,而不是把“原生家庭”变成问题的来源。


既然我们已经谈到压力、谈到抑郁,那我们一定都知道:不幸者的不幸各有各的不同。盲目推崇某种亲密关系,或是单方面宣扬亲密关系的好处,并不能否定那些为有毒的亲密关系所累者的人生体验,世上也没有什么百用百灵的“心理万能药”。面对困境、面对疾病、面对内心的痛苦与焦灼,不同形态、不同成色的亲密关系,既可能成为治愈良方,也可能沦为穿肠毒药。对此,巴迪欧的建议是:先学会爱一个人。在这种情感的滋养中,你才能抗拒人们始终恐惧的压力、抑郁或焦虑。

责任编辑:王钟的,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