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婷婷
2023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高层交往频密,各领域对话合作全面开展,中欧关系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4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结束后表示,欧洲必须加强战略自主性。1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欧盟“必须制定自己的对华战略和原则”。欧洲新闻电视台称,这是对马克龙提出的“战略自主权”议题的回应。
“几十年来,欧盟根据自身的经济、政治、社会现实不断调整‘战略自主’概念。”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教授王朔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专访时表示,“欧洲在安全问题上一直高度依赖美国领导的北约,在经济和文化上与美国关系紧密。地缘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欧洲的战略压力,让其认识到‘不自主’的危害,因此,欧盟迫切希望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重要的全球参与者。”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表示,欧盟和与中国需要保持连贯的战略关系,与中国脱钩“不可行、不可取,甚至不切实际”。她将中国称作“重要的贸易伙伴”,明确表示“不想切断经济、社会、政治和科学方面的联系”。
据阿联酋“Zawya”新闻网报道,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称,中国仍然是德国重要的经济伙伴。德国“德国之声”电台网站称,202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接近3000亿欧元。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表示,德方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愿同中方加强双边各领域交流合作,密切人员往来,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德国企业在中国的业绩喜人,也很乐意在中国投入。尤其是中国高科技领域蓬勃发展,德国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不仅不会考虑撤出中国,还会调整策略,在当地本土化,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德国汉诺威工商会国际部主任蒂尔曼·布伦纳称。
美国财经媒体CNBC援引欧盟统计局的数据称,2022年,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欧盟商品的第三大买家,中国和欧洲经济联系紧密,中国对欧洲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对此,王朔认为,“经贸合作一直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也是双方广泛联系的重要纽带。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给欧洲带来了机遇。欧洲需要中国的市场和投资,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欧洲的技术与经验。中欧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CNBC发现,欧盟许多领导人意识到,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话,共同探索应对气候危机的方案,有助于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等全球治理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欧洲国家自主意识提高,与中国合作的态度会更积极。”王朔说。
冯德莱恩表示,中欧双方“迫切需要在透明、可预测和互惠的基础上重新平衡我们的关系”。“德国之声”电台称,近年来,欧盟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
王朔分析称,中欧之间确实存在竞争关系,中欧之间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同,会出现一些摩擦,但这些不应该成为阻碍合作的理由。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只有同舟共济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欧洲应该正视差异,客观看待中国发展,为中欧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4月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欧是多极化世界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具有全球影响和世界意义,中欧应当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加强战略沟通和协调,增进互信、聚焦合作、克服干扰,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