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央团校科研与智库工作部主任廉思迷上了“打货拉拉”上班。这件事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货拉拉还能拉人吗?”
这是廉思对同城货运司机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他发现,同城货运司机除了搬家这项业务之外,还承担了很多小超市、餐馆、五金店等商户的货物运输工作,“了解这些司机的工作、生活状态有助于从侧面窥探出城市最基层经济体的运营情况,他们是观察城市经济毛细血管的放大镜”。
廉思很喜欢“与不同身份者对话”。2007年,他凭借一项聚焦于大转型时代青年生活状态的“蚁族”调查,在学术界乃至全国闻名。如今再回想那次调查,他觉得“蚁族”调研虽然在学术方面并不是很成熟,但仍然可以算得上是一件描述社会现实、呈现青年生活的代表作品。“‘蚁族’引发的思考,迄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可能换了一种形式在年轻人中复活,比如社会热议的‘内卷’‘躺平’等。”
之后,廉思又先后开展了高校青年教师、返乡青年、快递小哥、新生代农民工、网络主播、网络作家、独立音乐人、码农等青年群体研究,提出了“工蜂”“洄游”“蜂鸟”等社会学概念。
“深入32个群体,经历了32种人生”是廉思对自己这15年调查研究的总结。“调查研究可以让我们从小切片看到更大的宇宙。”他认为,调查研究实际上是在培养调研者对社会一线的“体感”,“现实的刺激会让调研者萌生很多新的想法,好的调研报告不仅能解答自己的困惑,还能给民众以启发,正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人,进而去推动整个社会的相互理解和认知提升”。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这让廉思备受鼓舞。在他看来,这是一次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活力、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加速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调查研究是一堂属于社会大众的大思政课,现实比书本更能给人以触动,它不仅让大家‘看到’这些年国家的巨大变化,更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未来的改变可能。”
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如何正确认识调查研究,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专访廉思。
让学问从生活中“长”出来
中青报·中青网:您对“蚁族”进行过非常深入的调查,之后又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和心得可以分享吗?
廉思:“蚁族”调查是一次探索性调查,也是一次参与式调查。参与式调查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场景中去,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以及滚雪球抽样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其中包括非正式的、随着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的各种观察、旁听和闲谈,也包括正式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那次调查我们采用大量的纸质问卷和面对面访谈,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我就在想,做调查平等之心非常重要。平等的姿态好像听起来很空,但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有时候可能还会存在“我们是来帮你”的想法,但人家未必需要这份帮助。
我们还做过一次关于快递小哥的调查研究。曾经谈到快递小哥,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快递小哥这个概念跟某些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比如不信任的、陌生的、底层的,等等。假如认为快递小哥只是一个收取了我费用、为我提供送达服务的人,我对概念背后的这个群体也不会产生感情。但是“追踪”快递小哥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开始对同样的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再谈到快递小哥时,我脑海中总会闪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种具象化其实是在增加我们对世界的感情。
现在调查研究可以采用电子化的方式了,电子问卷、网络访谈等,虽然让调查时间、空间更加便利了,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给一位快递小哥发了份电子问卷,他很有可能把这份问卷转发给亲戚朋友等,但这些都不是有效问卷,所以对控制受访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还有访谈。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与受访者交流,但会忽略很多现场的细节。在面对面交流时,访谈对象的气息、气场,以及周围的环境都会影响整场访谈的质量。比如,我们在对网约车司机调查时发现,他们从来不喝我们在访谈中提供的水,因为长时间开车要求司机不能频繁去厕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身体规训,这种细节是屏幕访谈完全感受不到的。调查研究的方式多元化、现代化了,同时也给调查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一次好的调查研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请您举几个比较典型的调查研究案例。
廉思:简单来说,调查研究是人们深入现场进行考察,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要求的重要渠道。只有亲身去实践、去体会,才能够真正感受到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完整的春夏秋冬,形成一个完整周期链条,这样的调查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中西方都有很多经典且产生深远影响的调查案例,这些案例为人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提供了重要启示,我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
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调查的系列作品。20世纪后,美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开始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新布局和大量社会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对大城市的复杂社会构成进行调查分析是芝加哥学派的一大贡献。其中代表性人物有帕克、伯吉斯、麦肯齐、沃思等,他们的研究既有广泛的定量分析,也有深入的定性分析。
费孝通先生的系列作品——《花篮瑶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等。费老不但引领了中国社会学学科的总体设计,而且身先士卒,不断深入田野,展开一系列社会调查,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和经验研究树立了一个身体力行的典范。可以说,费老的田野调查不仅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而且对中国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方法论带来了巨大影响,显示出不同于欧美社会学的中国特色。
清华大学教授李强的“新清河实验”。这个调查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当地社区的融合度和加强社区团结。李强带领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地区的人口构成复杂,当地社区的参与度与社区的认同感非常低,邻里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李强老师带着学生进入社区,通过空间的改造,积极促成来自不同社群的居民共建清河社区。这是一次用专业的社会学调研进行的干预实验。
清华大学教授沈原的“卡车司机调查”。自2017年9月启动,至2022年12月结束,调查所及全国10个省份、20多个城市,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万多份,出版《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共5卷。这次调查将严肃的大规模线上问卷与线下深度访谈相结合,不仅通过翔实的数据支撑观点,而且挖掘出诸多动人的故事,精炼地总结出卡车司机群体的诸多特征,是一个扎根田野、关注社会真问题的社会调查。
要在实践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中青报·中青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新时代下,您认为大兴调查研究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廉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进入新时代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最伟大的进步。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创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确定了正确的基本路线,制定了明确的基本方略。这一切的基础,来源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这又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实际的深入调查研究密不可分。
在我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还有后来的《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这四大著名调查,集我党早期调查之大成,代表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调查方面的伟大成就。立足于这些调查,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历经砥砺,具备理论形态的雏形,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100多年来,党在调查研究中形成了很多好的作风,如深入群众、问题导向、讲究方法、向人民学习、务实求真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矛盾和问题,当今时代的特殊性复杂性前所未有,我们不能直接照抄照搬前人解决问题的模式,也不能躺在历史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只能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规律、找到办法,创造出前人所没有的成就。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这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把握、认知和理解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之道、破解之法,都需要建立在对实践有充分观察和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而调查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新时代下,新形势、新挑战要求我们在继承调查研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的作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进。
中青报·中青网:新时代的调查研究与老一辈革命家进行的调查研究有什么不同?
廉思:老一辈革命家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也没有高深的社会学、统计学、人类学知识作指导,更没有庞大的调查团队、充足的调查经费,他们只是急切地想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像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就是一个在战争环境下所作的调查。《寻乌调查》与当时西方的一些调查、哪怕是与现在的一些大型调查相比,不仅丝毫不逊色,而且还体现出共产党人鲜明的特点。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变迁阶段,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很多不同,如何走好这条路,要靠调查研究。这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制度改革、政策设计与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层面的变化紧密结合,要求有上下感通、贯通、畅通的渠道和机制,这正是调查研究大有可为之处。调查研究只有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力量,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
调查研究是“拆包”的过程,也是概念“活化”的开始
中青报·中青网:年轻的大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对他们来说调查研究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廉思:年轻人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社会。中国是由活生生的个体构成的,不是靠理论框架套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关乎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大事,但这个大事,是无数的小事和日常生活的普通人编织和累积而成的。没有对日常生活的感知,没有对普通群众的感情,年轻人对国家的感情就是悬空的,是没有底座和地基的,也不可能持久。
只看书是读不懂理论的,因为缺少了思想和现实之间的关联。毛泽东同志《实践论》中有句名言:“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小到一个观点,大到一种理论,如何判断其是否正确?如何判断是否要接受它?这就需要依据自己经验做出检验并形成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理论的。对于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调查研究是丰富人生经验、体验不同生活的快车道。
此外,调查研究还有一个作用是将书上道理的具象化。如果没有具象化,我们对许多事物的理解只是一系列抽象的概念,概念是现象的“打包”或“升维”。当我们用不同的概念描述世界的时候,不仅是一个信息整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大量丢失的过程,尤其是感性信息大量丧失,理性信息逐渐增多。
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的具象化,感性信息逐渐增多,很多概念又“活”过来了,这不仅是一个教育自己的过程,也是弥合社会裂痕的开始。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互联网的信息茧房效应,不同群体之间相互理解变得愈发困难,调查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突破已有家庭和阶层的桎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对其他群体亦会有更多的包容和共情。
中青报·中青网:年轻的大学生该如何做好一次调查研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廉思:我们课题组做调查研究的15年,始终秉承的态度是“真诚地走进青年,带着好奇心去探索”,逐渐练就了“深度入场、共情交流、抽离研判”的研究经验,其中有以下几条经验可以分享给年轻人:
第一,找对人。这几年的调研,我发现那些最重要的信息实际上是极少数的关键人物提供的。甚至可以说,大约80%的关键信息是由极少数的一两个人提供的。我们每到一地首先是大量走访当事人以及相关机构,走访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和发现“对的人”,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一些“关键性”人物可能对事实获取和认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调查研究与其说是发现事实,不如说是寻找真正了解事实的人。
第二,不局限视野。进入现场有个大体的调研方向即可,对场景中的任何问题都应保持敏感性和新鲜感,一开始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不要把调研目标收得过窄。各种理论和方法只是调查时的备用工具,不应在还没有找准真正问题、对调研对象仅有初步认知之前,就仓促地设计问卷并开始发放。问卷的不严谨或疏漏都会严重影响调查报告的质量。
第三,克服已有偏见,形成新的认知。从认知规律上讲,调查研究就是要弥补我们认知模型的缺陷,即克服认知偏见。在做调研时,要经常提醒自己“清空”头脑,不预设问题,不预设判断,使自己尽量保持客观中立。不能有立场,不能有主张,只能看社会事实,并随时准备修正和改变自己的观点。
第四,重视团队内部的不同意见。课题组中要有正方和反方,可采用“魔鬼代言人”法,委托成员专门寻找反例、质疑所得结论,挑毛病、找麻烦。总之,要敢于质疑自己,对调研形成的重要结论听取不同意见。与志同道合的人讨论,与意见相左的人讨论,与跨学科的人讨论,都是必要的。要听真正“里面的”人的声音,也要跳出来,听“外面的”人的声音。
第五,要有耐心和恒心。调查研究看似具体,实则抽象,上手简单,做好很难。调查不能功利,认识的形成不是一经调查就有所得,而是在调查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没有过程,没有全神贯注地聆听、共情,没有用心体会,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想尽办法,还不能拿到数据,或者访谈不到想访谈的人。这就要具备持久的工作动力、持久的工作热情,而具备强烈而持久的内在动力,需要有一颗永不衰竭的探索心。
最后,说一千道一万,调查研究归根结底还是要先“做”起来,在“做”中完善,让学问从生活中长出来。要在“做”中找到真问题——人民群众到底关心什么,在想什么;要在“做”中感知真实性——事情真实的情况是什么;要在“做”中发现逻辑谬误——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差异;要在“做”中发现生活法则——不同人的世界是怎么运行的;在“做”中找寻解决方法——要在具体场景中进行研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