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清明节严禁随意限制、暂停殡葬服务 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03-31作者:先藕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在今天举行的民政部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介绍说,今年清明节是疫情防控乙类乙管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因疫情原因3年中,许多群众没能回乡祭扫故人,今年清明节群众踏青祭扫、安葬悼念、追思亲人的需求将明显增长。清明节假期仅有一天,“时间短、流量大、空间小、密度高”的特点更为突出,清明节当天祭扫的人流量将更大。因此,各地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将面临较大压力,相比往年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民政部门今年将全面恢复常态化殡葬服务保障工作,严禁随意限制、暂停殡葬服务,扎实细致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鼓励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有机结合起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倡树移风易俗新风尚。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民政部官网

为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民政部前期做了工作部署和安排:

印发通知、召开视频会议,对全国清明节祭扫工作作出部署安排。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将其作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抓好落实;全面恢复常态化殡葬服务保障工作,严禁随意限制、暂停殡葬服务,扎实细致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等。

着力加强清明节祭扫工作的组织领导。民政部专门成立了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由部领导和司领导带班值班,及时统筹调度各地祭扫服务保障情况。同时要求各地民政部门相应设立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或建立专门工作机制,负责清明节祭扫工作的统筹协调、信息发布和监测预警等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

对殡葬服务机构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殡葬服务机构通过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及时发布祭扫相关信息,方便群众及时掌握祭扫动态;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服务标准规范,做到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从方便群众祭扫出发,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等,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保留线下服务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方式,降低祭扫高峰期人流密度,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 王金华。图片来源:民政部官网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要求各地利用清明节时机,加大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骨灰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鼓励引导更多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通过举办网络微课堂、制作宣传橱窗、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让清明节宣传工作走进社区、服务群众。

“许多地方3月初就进入清明祭扫阶段,目前各地清明祭扫工作平稳有序。”王金华介绍说,今年3月20日至31日期间,民政部组织了7个调研组,分别赴河北、山东等14个省(市),聚焦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等情况进行现场查看、摸底调研和督促检查,切实掌握各地形成的典型经验做法、遇到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有关工作意见建议等情况。

王金华表示,近年来,随着殡葬改革深化和移风易俗推进,一些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逐步涌现,如鲜花祭扫、绿化植树、家庭追思、社区或集体公祭等方式,体现了文明现代祭扫新风尚。随着互联网发展,特别是近三年新冠疫情期间,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方式相继出现,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祭扫需求。据统计,去年网络祭扫人数第一次超过现场祭扫人数。

民政部门作为殡葬服务职能部门,理应想方设法为群众祭扫提供服务和便利,满足群众合理祭扫需求。殡葬服务机构要为群众文明低碳祭扫提供相应的服务,如鲜花、服务手段和保障措施等。民政部门要加大公益性祭扫设施建设,如为海葬、树葬等不保留骨灰的逝者建设公共祭扫设施,搭建网络祭扫平台,并会同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管理监督等。

责任编辑:何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