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大年”:六次沙尘天成了空气质量改善的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03-28作者:张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沙尘暴对空气影响仍未结束。”今天,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该部发布会上表示,到昨天为止,许多地方还出现了浮尘,PM10还是超标的。


“今年是一个沙尘的大年。”刘炳江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全国沙尘造成的超标天数同比大幅增加。截止到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 


本世纪以来,我国的沙尘天气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发期集中在3-5月。今年有4次沙尘天气发生在3月。3月以来,沙尘过程较往年同期略偏多,较十年同期多了两次。


刘炳江说,尤其3月19-23日这次,气象部门定级为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影响了全国20个省、区、市,北方各地PM2.5、PM10的浓度达到了严重污染,河北张家口PM10的峰值超过了9000每立方米微克。


受沙尘过程影响,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均为5年来最多。


气象部门根据能见度将沙尘暴分为特强沙尘暴、强沙尘暴、沙尘暴、扬沙和浮尘五种级别。“气象部门表示沙尘在3月24日结束,是以能见度来判断的,但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刘炳江说。


据科研人员统计,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今年春季,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利于形成沙尘天气过程。


对北京而言,有两股沙尘传输路径,一股是我国西部,另一股是蒙古国的中南部。其中,从西部方向来的气流传输到北京,基本上是以浮尘为主,不会出现沙尘暴;蒙古国的中南部沙尘影响最大,因为传输路径比较短,气流比较强,就造成了较重的污染。


刘炳江提到,今年气侯也比较特殊。3月上旬有一次升温过程,导致冷空气减少,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也使北京及周边在3月4日~7日出现了一次雾霾过程,3月10日又发生一次沙尘暴,长达7天的污染过程,给民众感觉污染很重。


2025年全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的目标是控制在1%以内,也包含消除这样的沙尘天气。刘炳江说,同2013年相比,我国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但现在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当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时,重污染天气仍然多发频发。


“2020年疫情刚发生的时候,经济社会活动水平大幅度下降,但当年2月9日~13日,北京仍然发生了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刘炳江表示,这说明气象的影响和本地的污染排放都是造成重污染天气的关键因素。有两类污染源不能纳入重污染源应急减排,一类是不可中断的行业,包括钢铁、平板玻璃、石化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集中了许多;另一类是采暖排放源,老百姓采暖是刚性需求,不能停、不能动。


为解决此问题,去年10月,生态环境部会同交通等多部门出台了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行动方案。“由于各地大气污染治理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控制目标有所不同,经济快速增长、气候异常、大规模焚烧秸秆和烟花爆竹高强度大范围燃放等也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以严控增量、多减存量和精准科学应对重污染过程的不确定性,努力实现目标。”刘炳江说。

责任编辑: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