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 大监督

中国青年报  |  2023-03-04作者:刘世昕

    编者按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中央有关文件明确要求全国政协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协商建言、开展民主监督。2021年起,全国政协准确把握协商式监督性质定位,组织10个专委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展连续5年的民主监督,助推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这项工作目前仍在进行。在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参与者,了解到不少“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生动故事。

——————————

    农村厕所革命只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小问题,但因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被全国政协列为2022年民主监督的十大选题之一。

    这一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带队赴贵州、安徽开展民主性监督调研,直接下沉到12个村,以问题为导向,剖析农村改厕的短板。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两次与国务院相关部门深入座谈,有的建议被采纳,直接写进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除了现场调研,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还通过网络议政扩大了“调研圈”,联动31个省级行政区和14个副省级城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合力调研,一个地区提交一份报告,45份民主监督报告和45个典型案例实现了全国农村改厕现状的全景式扫描。

    精心打磨的监督报告也得到多个中央部门的重视,委员关注的改厕模式如何科学选择、厕所污粪与农村生活污水如何协同治理、改厕资金如何保障、产品质量如何提升,以及农民自主性如何提高等问题,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不穿靴戴帽,只谈问题

    在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杨忠岐印象里,以“问题为导向”的民主监督性调研是从十三届全国政协重点开展的,作为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的委员,他参加了2021年、2022年两次民主监督性调研。

    杨忠岐记得,2021年民主监督主题是“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2022年关注切口更小,聚焦农村改厕。

    事实上,农业农村委是十三届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中的新成员,在此之前,与农村相关的协商议政分散在其他专委会。关注农村改厕是这个新部门对“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5年民主监督的一个着力点。

    在一份以“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主题的5年民主监督方案中,未来还要聚焦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协商对象包括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10余个中央部门。

    杨忠岐发现,监督性调研少了很多“繁文缛节”,调研组多数时候是“一竿子插到底”,走村入户,敲开门就看看农户家里的改厕情况,也听到了很多真实的声音。

    “有搞得好的,保留了民间传统的生态智慧,实现了生态好、百姓满意等的多赢,但也有一看就是突击完成的新厕所。”杨忠岐说,也可能大家还不太了解政协监督性调研的目的,委员确实是希望通过调研发现真问题,提出“说得对”的政策建议。

    尽管每次调研的时间只有一周左右,但过程中不会浅尝辄止。杨忠岐记得,在贵州调研时,委员们去到了乌江边的一个苗寨,“真的很偏远,但有利于了解更多的改厕类型”。

    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办公室有关处室负责人说,在与地方联系调研时,他们都会强调,少一些“穿靴戴帽”的汇报,交流发言要直指农村改厕中存在的问题,谈建议,调研要体现监督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对民主监督性调研中“改变路线”的细节印象深刻。有时,工作人员会和几位委员临时走进一户不在既定线路上的农户家,唠唠家常,看看农户家里的卫生状况,了解更全面的农村改厕现状,尤其是老百姓的建议。

    有的地方在介绍情况的时候会展示很多改厕的模式,可委员们多走几户就会发现,供老百姓选择的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有时候,地方也会安排一些“精品线路”,让委员参观农村改厕的“样板间”。种康有自己的思考,他说,看精品时,自己会关注这样的项目在全国有多大的可复制性。在他看来,政协委员在进行监督性调研时,也应该发挥专业特点,关注问题,也关注成熟案例的可推广性。

    种康说,有一些改厕方案,依托于城镇化建设,农户上楼了,自然也解决了厕所问题,但从全国来看,这样的方案只能称得上是个案。还有一些地方,把几个村搬在一起,配套了处理的网管,对粪污进行集中处理,但这样的模式后期维护成本高,也不适于推广。我国亟待解决的更多还是分散农户的厕所问题。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种康还有一个感触是,目前的农村改厕,科技赋能不足,他呼吁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关注农村改厕问题,提升科技含金量。“既然是厕所革命,就得有创新,有科技含金量。”种康说。

    据介绍,除了在调研中突出问题导向,在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中也会突出讲问题和提建议的权重,比如过去一般写三五个问题,现在是六七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022年全国政协两次有关农村人居环境监督性调研的组长都是陕西省政协原主席马中平委员,副组长是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原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委员,他们都曾有中央环保督察的带队经验。

    一次调研背后有一套组合拳

    十三届全国政协注重发挥民主监督在党和国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国政协专门制定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展民主监督的工作计划,并且经过党中央批准。

    政协10个专委会分别细化各自的民主监督计划,持续5年围绕“十四五”规划的重点破题,每年选择一个小切口跟进监督。

    传统上,每个专委会每年安排8次左右视察考察调研,但从2021年开始的民主监督性调研是一种创新探索,为了破解真问题,提出有效建议,要设计一套组合拳,提高调研质量,交出高水平的监督调研报告。据介绍,农村改厕的民主监督中,已经运用了专项监督、提案监督、会议监督等形式,还创新运用了网络议政模式开展讨论。

    对此,杨忠岐感触颇深,他记得,在农村改厕调研正式启动前,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就开启了网络议政模式。

    在一个工作群里,既有全国政协委员,也有地方政协分管农业农村委的副主席、农业农村委主任、办公室主任,每天都有3位地方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提交本地的农村改厕调研报告,群里接龙讨论。还有一些委员进行自主调研后,也把报告提交大家讨论。

    这个群讨论了3个月,最后形成了45份调研报告和45个案例。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报告和案例为委员们提供了更多参考,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还依据这次网络议政形成了一份专委会提案,聚焦农村改厕问题,被评为2022年全国政协好提案,与几个月后的监督调研和最终形成的监督报告相呼应,协调推动提案承办单位研究有关意见建议。

    作为资深委员,杨忠岐感受到民主监督的另一个变化是,调研前后,委员都要和相关部门进行深度座谈。而一般的调研,委员们和相关部门是座谈一次。

    据介绍,调研前,座谈会上多是相关部门的同志介绍情况;调研时,委员们就形成了一份问题清单和建议清单。为了更精准地把脉问题,委员会在调研结束、有一个初版的调研报告后,再和有关部门进行研讨,摆问题、谈建议。

    一些参加过民主监督性调研的委员提到,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政协民主监督的重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监督的目的是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

    这份文件还提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全国政协机关工作人员表示,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部委采纳,推动工作落实,这是协商议政的成效;委员和部委之间互相交流、形成共识,也是协商议政的成效。在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委员也有共识,“不一定要说了算,但一定要说得对,说得好”。

    找真问题,推动真解决问题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谈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时提到,“推进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这20多个字回应了杨忠岐的关切。

    作为生态学家,杨忠岐更关注农村厕所革命中的资源化利用,并不断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关建议。他说,过去,农作物的肥料来源是人畜粪便,现在不能因为现代工业能生产化肥而把人畜粪便看成是废物和包袱,把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寄托在施用化肥上,过量使用化肥的弊端日益凸显。

    “我们在农村改厕中一定要兼顾和重视这一点,不能像城市里那样一冲了之。”杨忠岐说,既要通过改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利用人畜粪便,把它作为重要的肥料来源。从技术层面看,科研人员已经找到益生菌降解技术,可以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升级,是向科技要技术、要方法的好例子。

    杨忠岐记得,在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座谈会上,他再次谈及资源化利用的案例,现场一位部委代表说,他提的建议为次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提供了重要参考。几个月之后,这份事关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文件中有了杨忠岐建议的相关表述。

    对两届全国政协委员杨忠岐来说,参与专题民主监督,让他感到多了一份责任,这项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履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种康有关科技赋能农村改革的建议,也被写入了报送中央领导的农村改厕民主监督报告。报告中的建议说,要加大科技赋能,加强各类改厕模式的科研攻关力度,在设计原理、技术标准、施工材料及实践运用上实现新突破。

    除了杨忠岐这样的生态学家、种康这样的植物学家,参与农村改厕监督性调研的委员们,有的是金融背景,有的是卫生健康背景,多元的委员组合让民主监督意见的层次更丰满。

    监督报告指出,部分地区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资金保障不到位,尤其在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由于管理维护费用缺乏,对改厕存在畏难情绪,同时提出建议,要建立农村改厕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

    对此,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都回复称,已协同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3年资金52亿元,以奖补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

    近期,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陆续收到了有关部门的反馈,每个部门都对监督报告中的建议逐条回应,有的已经做了,有的即将开始做,很多监督调研成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