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健对话陈润生:读懂人类遗传密码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23-02-17

编者按:人类能够真正读懂的遗传密码,不超过人类基因组总量的3%,还有剩余97%的遗传密码待破译。本期,跟随中央电视台《鲁健访谈》节目,走近中科院院士、国科大专任教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陈润生,一同探寻生命奥秘、探索基因之谜。


我们从哪里起源?几百万年来,人类代代繁衍,靠什么实现遗传?遗传信息储存在哪里?这些生命密码能被完整破解吗?


70年前,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人类DNA双螺旋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个分子世界开始被逐渐打开……


中科院院士、国科大专任教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陈润生曾深度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注意到:人类能够真正“读懂”的遗传密码,不超过人类基因组总量的3%,还有剩余97%的遗传密码,它们的生物学作用只被人们部分掌握和了解,但相关研究进展缓慢。凭着科学家的直觉,30多年前,陈润生带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团队,在中国最早开展了对这97%遗传密码的研究。


想要完整破解人类遗传密码,如今还面临哪些挑战?随着生物大数据的发展,包括核酸疫苗和核酸药物在内的生物医药研发有哪些最新进展?未来,人类能否掌握“编辑”生命的超能力?


人类遗传密码97%待破解


“过去认为,生命的中心法则是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法则。后来发现,在我们的遗传密码里,这个中心法则主导的遗传密码才只有3%。那剩余的97%有用吗?我们了解吗?”


这97%的遗传密码,相当于人类基因组的“暗信息”。陈润生在《鲁健访谈》中表示,随着对人类遗传密码深入研究,发现这些“暗信息”与肿瘤、心脑血管病、代谢疾病等都有关系,“这就说明人类还有太多的秘密需要破解。”而这对人类来讲是好事,“有一个已经摆在那里的、非常明确的、可以探索的宝库了。”


经过30年,这项研究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人们在那97%里面找了很多产物,追踪这些产物,有了很多有明确功能的记录,比如,发现哪一个变化会导致什么样的疾病。”这其中就包括食管鳞癌。


目前,包括核酸疫苗、核酸药物在内,所有分子水平的生物医药研发,都离不开基因组研究。陈润生提到,核酸药物有很多优点:安全、容易设计,也容易合成,是当前国际关注的重点,也是未来生物医药重要发展方向。



鲁健在节目中问,“现在在药物方面,核酸药物也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发展方向,您觉得核酸药物最有可能率先应用于哪个领域?”


陈润生表示,“2020年,一种降脂的小核酸药物在欧洲心脏病学会上亮相,除了疗效显著,还有不可替代的药效持久性。有了它,血脂高的病人不需要再每天吃他汀类药物降脂了,只需要每半年打一针就够了。我相信不久以后,会有大量这种药出现。”



好基因加在一起

能拼出完美生物吗


陈润生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人类基因组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相当于我们每个人的每个细胞里,都有一本由含有30亿个符号组成的天书,3000个字符为一页,大约需要100万页,摞起来有几十层楼房高。要破译人类遗传密码,这本天书里的大数据是关键。它们如何存储、处理,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因此,一个新的学科——生物信息学应运而生,在中国第一个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学者正是陈润生。



“对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永远是渐进性增加的,这是人类的财富,等将来更全面地破解它,一定会让人类活得更健康、更美好,这是一个总的趋势。”


通过挖掘生物大数据来分析深刻的生物学内涵,是人类研究生物领域上的巨大进步。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对相关技术应用边界的担忧,比如,很多人可能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普通人的基因信息会被大数据泄露吗?


“一旦遗传密码破译了,这个人的秘密实际上就已知了,所以一定要严格保证每个人的遗传密码的私密性和安全。”陈润生说,实际上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人的遗传密码的同时,就成立了关于人类遗传密码破译的伦理学、法律学的专门组,考虑的就是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中国,也有相关部门在关注这些议题。


狂飙突进的基因技术引发的争议还包括——人类是否会沉迷于编辑制造“完美生物”?


国科大学生为何追星82岁院士


在国科大,陈润生的《生物信息学》课堂,经常“一座难求”。在开课至今的35年间,听课人数从二十几个人变成上千人。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学生听课后请陈润生签字留念。






陈润生不仅会给学生们签名,也一直在思索如何改进授课方式,让他们更感兴趣。他在课堂上不仅讲授知识,还会讲述过去几十年研究工作中经历的事情和个人体会,和学生们分享科研思路和学习方法。而这些,正是60多年前他在中科大读书时,从华罗庚、龚升、王元等老师那里获得的宝藏。


“华罗庚先生曾讲过,学习就好像读一本书,要从薄读到厚,从厚再读到薄,只有实现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留下最有用的东西。”这让陈润生终身受用,“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每天都接收信息,如果只是一股脑往里头灌,很难提高,所以必须还要有办法把它读薄,这是关键。”



尽管曾深度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中国率先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带领团队构建了国际非编码RNA领域有极高影响力的数据库,但回顾科研生涯,陈润生说,这些成绩都“微不足道”。


“微不足道”四个字也是陈润生的微信昵称。他说,这其中包含了对自己的约束和鞭策。


“如果把我的这些成果跟整个人类的科学发展相比,确实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所以要鞭策自己更努力。当然,我希望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留下一些什么,虽然不知道我在学术上能做到什么高度,但应当尽我的力量,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把队伍建立起来,那么总会有人取得足够好的成果。”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