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真实向上的力量强信心

——高质量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阐释和可视化传播(一)

中国青年报  |  2023-01-09作者:本报评论员

    刚刚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要求,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大力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对于正在加速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步伐的中国青年报社来说,高质量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阐释和可视化传播,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做深做实,是当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的重大任务和课题。

    跨年之际,中青报于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6日,在全媒体平台推出连续12天的“陪你慢慢变好·迎春到”跨年可视化活动,迎接美好的2023年。这场跨年可视化活动不是“我播你看”“我说你听”,不是“我定主题,你来观看”,而是一场交融互动、一起向未来的相互陪伴、共同成长。有传统纸媒形态的图文报道、青年特色评论,更有新媒体形态的H5、MV、小程序,还有文化新业态的“青春元宇宙”融合创新,可视化跨年活动记录不同行业一线年轻人的故事,关注当下年轻人在抗疫、就业等压力下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倡导青春上善好活法,探索云端大思政新模式,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让每个青年都可以自己去填空,在联播、直播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共鸣与思考。观看量5000万余次,话题阅读量和碎片化传播等全网总曝光量超13亿……这是近些年来从中青报特色“融媒小厨”到可视化“融媒云厨”改革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克服困难,大力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一次创新探索。

    汇聚真实向上的能量,主要源于塑造精神力量、提升引领能力、拓展世界眼光和深化自我革命的动力,用知行合一去回答新时代的政治思想引领课题。

    一、在理论联系实际中,真学真悟真理,塑造强信心的精神力量

    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正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青报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始终将政治建报摆在首位,一面全面从严治报抓管理,一面全媒体融合改革促发展,把党建业务高质量高效能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贯穿于报社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作为全国性媒体、团中央机关媒体,中青报以守正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探索破解和回答新闻宣传工作的新问题新课题。

    比如,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文章谈到,这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教育青年,讲清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结合“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特别是通过脱贫攻坚等具体实践,引导广大青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比如,变化的是奔腾不息的历史洪流,不变的是一代代青年传承弘扬,我们近年来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主题,线上线下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思政活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而进行年轻化、当代化、时尚化的探索创新,正是当下思政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之“魂”,与传统文化的“身”“心”“脑”更好地结合,做好“两个结合”的青年化阐释,让青年有“共鸣”、能“共情”,才能更好地顺应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强化全媒体传播能力和体系建设。

    比如,我们向广大青年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理解和把握“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内涵与实践意义,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创新发展体裁、题材、形式、手段,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不断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更好满足广大青年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等等。

    二、在真实朴实平实践行“四力”、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提升强信心的引领能力

    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阵地建设,团结、感召、服务、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

    用真实平实务实的表达,讲好中国青年奋进新时代的故事,在找到、陪伴、服务青年过程中,不断提升引领能力。

    做好这项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本领能力、建设过硬队伍,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上下功夫、见实效。比如,党的二十大全媒体报道中《二十大观察》栏目,是中青报全面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打产品,由于契合年轻人的平实朴实表达而成功破圈,其中,《新的赶考之路》深入浅出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奋斗目标,以及青年一代接力的责任,阅读量达1.5亿次。《六个大字牵动国运》通过“历史纵深,时代细节”更加凸显党的二十大重要意义,报道破圈传播,曾一度名列知乎平台热榜前茅。

    我们在具体践行“四力”过程中,感觉还有不少差距。其中,调查研究是基本功,要求我们更加俯下身子倾听青年,不做教师爷,而做真朋友。只有沉到一线,亲身体验,才能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青年,把问题情况摸清楚,把成效典型宣传好。在调查研究中,要勤于观察发现、善于分析辨别,观大势、谋大事,抓住社会发展关键点,紧贴广大青年关切点,从“青年关注、关注青年”两个方向,察实情、获真知、收实效。要坚持实事求是,培养科学的思想工作方法。

    增强本领包括我们正在对更有意义也有意思,以及对更有深度、广度、厚度内容的追求:提升理论逻辑能力,增强全媒体报道说服力。道理能够深入浅出地阐释清楚,服务能够分类精准地连接触达青年,互动能够顺应并把握青年特有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特别是研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10个青年发展领域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充分关注和服务青年的实际关切和需求,让他们轻装上阵,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

    做好这项任务,还在于我们在“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取得初步成效上,进一步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让青年在线上线下更有亲近感、互动感和信任感。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引领青年,贴近青年现实情况、尊重青年认知规律、满足青年期待愿望,更加注重分众化、提高针对性,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广大青少年心中,充分运用可视化融媒云厨技术中台机制,强化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努力增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三、在加强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实践探索中,拓展强信心的世界眼光

    如何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在5000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包括广大中国青年在内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近些年来,中青报坚守家国情怀,持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完善内宣外宣一体化并重发展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努力讲好中国青年故事、传播好中国青年声音,积极参与同各国青年的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展现中华文明底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比如党的二十大期间,中青报推出外宣思想产品《中国人为什么如此信任政府》,用大量中国青年故事诠释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同时,中青报还积极参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活动,助力维护对外交往渠道和青年组织资源,参与打造国际青年交流平台和品牌,深度参与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和一系列国际青年交流活动,做好国际传播工作。

    在全媒体内外宣一体化传播中,更有真知灼见和真实情感的同频共振,更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眼光,更有中国青年良好风貌和责任担当的世界展现,是中青报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四、在真干真闯的挺膺担当中,深化强信心的自我革命

    如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切实提高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勇于自我革命,加速做强新型青年主流媒体的步伐?

    2019年,在中宣部指导下,按照团中央书记处决策部署,原团中央实业发展中心、原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并入中青报,进一步整合、加强了团属新闻媒体阵地实力。新的中国青年报社立足打造上传下达的新时代治国理政信息新平台,打造内引外联的国际传播新格局,打造利国惠民的美好实用新服务,不断推进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已基本构建起“内容、管理、技术、运营、团务”五大融合板块,正在形成“媒体+智库+团务+服务”的整体架构,中青报特色可视化“融媒云厨”和“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工作,不仅取得从物理式向化学式融合质变的发展,也在上级支持指导下,成为全国一线全媒体采编人员的培训参考案例。

    自2022年起,中国青年报社在融合改革的赛道上再次出发,鲜明提出“没有‘可视化’,就没有报人的明天”,提出了“耕于青年、植于服务、博以文化、约以精品”的改革方向。随即,在全社范围内开启了一场“可视化”改革,以全员下厨、修炼十八般武艺的坚定决心,奏响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乐章。

    2022年11月25日,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团中央等指导下,中青报·中青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正式上线,2022年年底跨年可视化活动正是“大思政课”云平台重要内容,以此为契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建成一流新型青年主流媒体步伐,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青报·中青网“大思政课”云平台开设“青年大学习”“青年团课”“思政慕课”“思政实践”“思政云课堂”“思政讲理”“话题互动”七大板块,旨在让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数字技术高度融合,贯通报、网、端,特色兼具、联动共享,集思想性、交互性和沉浸式体验于一体,推动思政课堂走进网络,实现网络思政联通实践,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式触达青年,引导广大青年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平台上线后,中青报·中青网继续联动各级团组织、全国高校等,共同整合资源,持续建设运营“大思政课”云平台,围绕青年关注,策划制作云思政融媒精品;开展大思政课精品案例征集,传播思政声音;集纳展示全网网络思政优质作品,打造青少年思想引领传播阵地。

    青年在哪里,中青报就在哪里;党有召唤,中青报就和青年一起用行动听党话、跟党走。中青报将继续在团中央书记处具体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守正创新、自我革命,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牢记“国之大者”,以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伟大号召为指引,扎实做好青少年宣传思想工作,用力用情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新格局;引领广大青年牢记历史使命、扛起时代责任,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迈进,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建功立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责任编辑: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