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最少2-3场直播,这几天主要卖野生的柴葛根、黄牛肉和脐橙,加起来有3000多斤。”早上7点,90后苗族姑娘王启红和同村的村民带着盒饭就往山上赶,他们单程要花两个多小时,“晚上六七点才回到家,饭都来不及吃又要开始直播”。
王启红是一名二孩妈妈,也是贵州省榕江县粉丝最多的乡村带货主播。2016年,刚接触直播带货时,她只是卖自家的农土特产,以此赚点生活费。随着粉丝数的增加,订单数量也随之上升,她便开始去村寨里挨家挨户收购黄豆、红薯、腌鱼等来卖,还进山挖野生灵芝、香菇、山笋。
“村里有什么我就卖什么,有多少我就卖多少。”王启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6年来,她直播超3000场,累计销售近40万斤蔬菜及农产品,粉丝数增长近40万,“现在乡村带货主播不仅是我的职业,也是我们一家人的职业了”。
榕江县曾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两山”地区。为了让大山“活”起来,2021年起,榕江县率先发展“新媒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创建集人才培训基地、直播中心、文化学堂、产品车间、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以下简称“新媒体产业园”),引进北京家乡来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今年,新媒体产业园获评2022年度贵州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同时,榕江县面向非遗传承人、返乡创业青年、易地搬迁群众、留守妇女等开展“万人村寨代言人培育计划”,组建了一支“大山里的直播扫盲培训队”,在全县范围内推进短视频直播扫盲式培训,截至目前,已孵化短视频账号1.2万余个,培育带货团队超2100个,其中像王启红一样的青年占绝大多数。
90后村干部吴帮云就是“万人村寨代言人培育计划”的参与者之一。经过培训,短短几个月,她的短视频账号粉丝从0涨到近5000人,一场直播收入最多超千元,她也成了寨蒿镇晚寨侗寨的村寨代言人。
“白天忙村里事务,晚上就会在自家的木房中直播,我一般会梳侗族盘发、穿侗族盛装给粉丝朋友们演唱侗族琵琶歌,介绍侗寨生活的日常和家乡的农土特产。”吴帮云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她虽然是兼职主播,但每一次直播都会精心准备,“通过直播让大山外的人了解榕江的风土人情,也算是为家乡乡村振兴助力了”。
“因为村里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学习能力弱,所以我们前期的扫盲式直播培训的内容较为基础,分为拍、剪、编、播、卖、创6个章节。”榕江县新媒体专班主任申敏向记者介绍,随着全县直播氛围愈加浓烈,更为精准、专业的直播培训必不可少,“今年11月中旬,我们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榕江县新媒体村寨代言人特训营,每个村镇推选1-2名青年主播集中在新媒体产业园学习培训,培训内容聚焦直播的创意策划、产品讲解等,较此前更具针对性”。
据了解,在提供培训的同时,榕江县还同步打造县级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乡镇(街道)新媒体服务中心、村(社区)新媒体服务站,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进一步实现“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