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 提升志愿者“硬实力”

浙江桐乡:“小梧桐”金名片越擦越亮

中国青年报  |  2022-12-29作者:蒋雨彤

浙江省桐乡市凡星青少年社工事务所通过建立“志愿者+社工+心理老师”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结对帮扶,邓丹艳就是其中一名社工。她帮助一名存在交流障碍的女孩重获自信,并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截至目前,“点亮凡星”——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已帮扶困境儿童390多人。


一组数据可以体现桐乡市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14万人,志愿服务信用总时数达418万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数达38小时,志愿服务时长居浙江各县(市、区)第一。


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 提升志愿者“硬实力”


“高质量的志愿服务体系,引领构建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团桐乡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桐乡市成立1个市级志愿者协会,各镇(街道)以及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挂牌成立志愿者服务站(总队)32支,试点建立村(社区)、学校、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点N个,构建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引导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同时,组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反诈宣传、法律援助等多支专业特色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彰显自身优势,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建设等各项中心工作。


来自桐乡市志愿者协会义工委员会的苏根荣从志愿活动的参与者成长为项目负责人,连续8年开展“情暖山区,为爱童行”活动,将爱心人士捐的物资源源不断发往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小学,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桐乡充分发挥党团员志愿者的带头作用,动员群团力量,壮大培优志愿者骨干队伍;举办平安志愿者培训、“阳光助残”志愿者培训等各类骨干志愿者培训20余次,参训志愿者两万余人,有效提高了志愿者整体素质及志愿服务能力。


提升志愿服务体系,需要积极借助外力。桐乡还不断加强与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嘉兴学院等10余所省内高校的对接联络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志愿服务校地合作机制,以志愿者培训机构和各类科研机构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桐乡志愿者的“硬实力”。


打造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样板地


桐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从2014年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至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桐乡走过了9年。志愿者“小梧桐”也成了每年闪耀盛会的“金名片”。连续9年参与大会志愿服务工作的90后姑娘屠圆媛就是其中的一名典型。屠圆媛动情地说:“如今看到‘小梧桐’越来越被大家认可,我也备感自豪。”


桐乡正全力打造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样板,“小梧桐”金名片越擦越亮——研究制订《桐乡市重大赛会志愿者保障激励办法》,围绕组织领导、招募、培训等多个维度明确一系列具体制度,打造集一体化指挥体系、经费保障体系、信息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互联网+”志愿服务指挥调度工作平台。


桐乡坚持每年举办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以赛带训”加强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跟踪培育、优化提升和复制推广,有效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


中心工作在哪里,青年志愿者奋斗的身影就在哪里。桐乡充分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发动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合力战“疫”,以实际行动彰显志愿者的担当;组织开展“文明出行·志愿有我”交通劝导活动,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战场中绽放青春风采。


数字赋能提质增效


团桐乡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桐乡建设上线并迭代升级“志愿浙江”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服务专区,专区着力迭代“两端七场景”。截至目前,部分模块已完成“浙里办”上线,自2021年起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重点使用推广。


桐乡持续深化“团干部+专业社工+志愿者”联动帮扶机制,打造具有桐乡特色,集心理咨询、帮扶帮教、危机干预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数字化平台,为全省问题青少年帮扶提供桐乡经验和样板。


桐乡加强青年志愿服务典型的选树和宣传,每年开展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青年志愿者等选树活动,累计表彰优秀抗疫青年志愿者80名,依托“青年名嘴说”“青春分享会”等载体,让志愿榜样说身边事,已开展各类宣讲270余场次,推动志愿服务转化为青少年普遍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焦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