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京12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李超)今天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为85年前的30余万遇难同胞默哀,并由仪仗队敬献花圈。
活动现场,来自南京中华中学的85名学生宣读了《和平宣言》。伴随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和平鸽飞起,表达了对死难者的无尽哀思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南京第一中学江北校区高二年级的学生薛延涛是撞响“和平大钟”的代表之一。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钟声敲响时,内心非常激动。“平时学校经常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身为南京人,每当学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心里总会有特别的感触。”他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国青少年,更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当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让我们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天参加公祭活动,心情非常沉重。“这钟声,是对死难者的哀悼之声,更是对我们的警示之声,它警示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筑健康长城。”
来自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孙景南专业从事焊接事业已经30多年。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就是要告诉大家,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民族的苦难,也不能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她表示,自己这代人的成长,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时代。作为一线工人,应该牢记历史,把历史使命感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动力,立足岗位,不断创新。同时,还要带好团队,努力培养年轻人,为国家培育出更多工匠人才。
陆军工程大学的俞红也是撞响“和平大钟”的代表之一。今年,她所在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刚刚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日常宣讲中,团队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了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每年都会组织各类学员来此参观。今年8月,俞红还在这里为来自全国的青年学生带来了一场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一名军队代表,我们要牢记自己使命和责任,相信人民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俞红说。
今天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燕子矶丛葬地等17处南京大屠杀丛葬地同步举办了悼念活动。
对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初一年级的印寒筱来说,中山码头和挹江门两处丛葬地都在学校附近,每次走过这些地方,自己的思绪都在翻涌。“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一定要感同身受。”印寒筱说,学校开设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教学,组织了“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班会、晨会等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阳光下成长的新时代少年,更应该牢记苦难的历史,坚守和平的未来。
今天上午,在拉贝塑像前,南京大学学生朗诵起《拉贝日记》选段,以此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祈愿和平。选段写到“今天目睹这些惨烈的情景时,仍然必须控制自己的神经,过圣诞节,目睹这些情景不会有好心情的。但是我要亲眼目睹这些残暴行径,以便我将来能作为目击证人把这些说出来。对这种残酷的暴行是不能沉默的!”
诵读过后,青年学生还献上了大家动手折叠的和平鸽。
“诵读过后,献上和平鸽时,我真切感受到历史和现实在那一刻是相通的,不论是拉贝在那个危难年代做出的大爱之举,还是我们今天对那段历史的记忆,都是为了更好珍惜当下、维护和平。”南京大学德语系研三学生吕晨说。
2021年6月,在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陈民等牵头组织下,南京大学师生发起了“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国际云科考项目。今年项目组还将口述史访谈做成了线下线上课程传播,吕晨是项目组成员。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置了25个难民收容所,救助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约翰·拉贝留下的《拉贝日记》成为见证那段历史的珍贵史料。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拉贝旧居里,朗诵85年前他在这栋小楼里写下的日记,透过文字去触碰那段记忆,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身上肩负着历史的职责。”吕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