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护航“红色高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12-12作者:孙海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贯通啦!贯通啦!”12月9日上午,凛冽的寒风中,阵阵欢呼声从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上的西延(西安—延安)高铁新延安隧道建设现场传来。经过1063天的连续攻坚奋战,这座西延高铁上的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终于实现顺利贯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带着老区人民的殷切期盼,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体勘察设计的西延高铁,正沿着陕西版图的主脊梁,从关中地区向陕北地区铺建。

这是一条意义非凡的“红色高铁”。西延高铁总设计师刘文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作为延安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全长300公里的西延高铁线路,自西安东站引出,串联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富平、红色旅游经典照金、洛川会议旧址、革命圣地延安……“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无不镌刻在党的历史丰碑上,西延高铁将它们更紧密联系在一起。”

设计这条“红色高铁”的,正是刘文涛和他的团队——34名来自线路、站场、地质、路基、桥梁、隧道、环保等不同专业的优秀工程师。他们平均年龄30多岁,最小的26岁。从先期勘测的风餐露宿,到规划设计的挑灯夜战,再到配合施工的精益求精,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以不懈奋斗,推动着我国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一次次的攻坚克难中经受磨砺,成长为建设交通强国的中流砥柱。

西延高铁设计团队队员实地勘测。中铁一院供图

作为西延高铁的设计“总当家”,每天,刘文涛的手机通话记录都有100多个。白天,忙着处理项目的外部对接,具体协调推进工作。到了傍晚,已是口干舌燥的他还要坐在桌前,具体指导各专业设计方案、撰写汇报材料、梳理近期工作要点。

这样的工作节奏,对于西延高铁设计团队属于常态。而对设计团队桥涵专业的负责人王旭阳来说,不断“后退”的发际线是自己“不负青春的明证”。

西延高铁穿行的黄土高原,梁峁相接、沟谷深切、土质松散,复杂的湿陷性黄土结构,是“世界性建设难题”。不仅如此,动辄百米的地势高差、大范围的煤矿采空区,国家级文物古迹、风影名胜区、黄土地质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都使这一线路的勘察设计挑战重重、难上加难。

仅以桥梁设计为例:2021年上半年,团队集中攻坚的铜延(铜川—延安)段桥梁施工设计,桥梁长度占线路长度的12%,完成后的图纸装满了整整一卡车。最近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西铜(西安—铜川)段施工图设计,桥梁占比更是高达83.2%,且包含多处特殊结构、车站桥设计。

这样巨大的工程量,通常要花费6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但建设团队需要在不到2个月内争分夺秒、高效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质量上却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保证如期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由桥梁一所28名队员组成的桥梁设计组青年突击队迅速成立。1个多月里,不分昼夜。每个队员的办公室都备有军用床——困了打个盹,起来再干;饿了吃快餐,接着再拼。

为保证如期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青年突击队迅速成立。中铁一院供图

深夜加班结束的王旭阳,曾面对出租车师傅好奇的询问:“你们这大楼一年到头灯火通明,都忙些啥呀?”在王旭阳看来,作为常年承担国家重点任务的工程“尖兵”,这种加班都算不上啥。遇有急难险重任务,全所人都会集体通宵。

去年3月,正值铜延段即将开工的关键时刻,连续加班多日的王旭阳正在电脑前画图,突感一阵眩晕。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的右侧身体已经麻木,右耳也近乎失聪。原来,长期的高强度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复发,医生建议他卧床休息。

但“高铁就要开工,现场还在等图施工。”王旭阳强忍病痛,套上理疗仪,硬是又扛了两个月,按期完成了供图任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零下二三十度的黄土高原酷寒,用于勘测的设备被冻到频频死机,队员们干脆把设备揣进怀里,爬冰卧雪、收集数据;为实现在洛川上塬设站,仅仅60公里的线路设计,队员们要对海量的备选方案进行勘测论证,优中选优;隧道掘进现场突发险情,队员们冒着塌顶危险,深入一线冲锋抢险;有队员高烧40度,仍挂着吊瓶投入工作;有队员连续加班,早出晚归,连续多日没能见上孩子……

西延高铁设计团队队员展开现场钻探。中铁一院供图

凭借着“敢吃苦、善创新”的精神,团队为西延高铁创造出多个令人赞叹的设计亮点。

针对选线范围大、黄土滑坡密布的特点,西延高铁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大场景”三维立体遥感及数字正射影像图解译技术。这项由铁一院自主研发的勘察技术,能高效查明各类黄土滑坡的分布范围、规模及性质,从而归纳分析其成因机理、发育规律及发展潜势。仅在铜川至延安段5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圈绘滑坡9000余处,为项目选线及工程设置提供了可靠依据。

西延高铁王家河特大桥,桥高达105米,为目前国内高铁无砟轨道桥梁同类结构中“跨度最大”“高度最高”的桥梁。能够实现这样的“壮举”,得益于设计师们通过采用动力仿真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参数化正向设计技术及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的一个高效的桥梁结构设计及健康监测评估系统。

由于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穿越地段不良地质体多,在西延高铁的165.5公里隧道中,高风险隧道占比达61.43%。项目团队展开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接连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推动了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升级。

西延高铁沿线城市多位于狭窄的沟谷或残缺塬面上,相邻县城间高差巨大,有些达到三四百米,给站位选择带来极大困难。设计团队突破常规,通过适当展线,并局部采用“30‰坡度”的方法,克服了县城间的百米高差,在有效降低桥梁高度的同时,最大程度靠近城区设站,从而成功实现了“县县设站”,满足了老区人民快速出行的需求,极大提升了高铁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

不仅如此,团队还设置相关联络线工程,使西延高铁实现了互联互通、多点发车功能。这意味着西安北站、西安东站均将开通去往延安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延安也可实现与北京、郑州、武汉、重庆、银川、成都等6个方向的跨线通行。

根据划定的时间表,2025年10月,西延高铁将全线贯通。届时,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从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包(银)海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延高铁还将形成纵贯我国西部地区的南北快速客运大通道,成为保证“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赴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回顾党在延安的光辉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这也极大鼓舞了西延高铁的建设者,刘文涛和同事们立下誓言:“我们将继续以责任担当、一流技术建设这条‘红色高铁’。”

责任编辑:宁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