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Weathers(英语节目主持人、网络视频UP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钟的采访整理
——————————
1999年,我随旅行团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很少,美国民众也对中国的了解比较片面。而我的第一次来中国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中国人都非常友善和热情。
只有亲身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风土人情,才能让自己更好地了解中国。2005年,我来到河南洛阳,边教英语边学习汉语。第二年,我搬到上海生活,被聘为上海师范大学的美籍教师。从那时起,我开始担任上海外语频道几个节目的主持人。有时候,我还在影视剧里扮演外国人角色,比如《蜗居》《杜拉拉升职记》《跨过鸭绿江》。为了录制节目,我几乎走遍了中国。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在一档名叫《世博360°》的电视节目中担任出镜记者,几乎每天都在世博园里跑来跑去。我还参与制作了一部展示日本侵华的纪录片,曾在央视海外频道播出。很多美国人不了解日本的侵略史,学校老师也很少在课堂上提到。我想,自己有义务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电视台工作快10年时,我发现人们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拥抱社交媒体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通过成为视频Up主,我可以与更多粉丝互动交流。在网络节目里,我们不仅分享美食和风光,还致力于展示乡村中国。1999年,我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附近农村的路都是土路。哪怕在2010年前后,很多农村地区的建设也并不完善。现在不过十来年,乡村面貌和村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变。洛阳并不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但当我回去的时候,当地新区让我想起洛杉矶的比弗利山庄。
中国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是很多人看不到的。前不久,我们前往江西婺源的篁岭摄制节目,虽然那只是一个小村庄,但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却很有超前意识。为保护300年的古村落景观,当地把所有电线都埋到了地下,而不是到处都竖立着电线杆。我们还去黑龙江五常拍摄当地大米产业。当地政府不光重视稻米产出,也很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水稻产区周边没有任何工厂和化工设施。
我去海南拍节目的时候,不光去人尽皆知的海口和三亚,还前往陵水县。那里有很多渔民至今生活在渔排上,尽管海上生活有诸多不便,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海水污染,但政府没有强制他们搬到陆地上。为了减少污染,当地建设了一套污水净化系统和垃圾收集系统。现在,渔民不仅能够延续传统生活方式,还能通过开海上餐厅等方式获得旅游收入。
很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拿食物来说,美国人眼里的中餐很大程度上只是粤菜,因为最早到国外开餐馆的中国人大多数是广东人,或者是香港人、福建人。因此,外国人来到中国以后,他们经常为各地不同美食感到震惊。一些外国人看了我的节目,都想去探索那些从没听说过的小地方,而不是游客集中的风景名胜。
绝大多数美国人只能看到“新闻里的中国”,只有来到中国,才能更好地理解真实的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每天有很多外国人来中国旅行,我甚至听说每天有十多艘游轮在各地港口停靠。外国人哪怕只是在中国停留一天,也比之前道听途说获得的信息来得丰富。现在,很多外国人通过视频游览中国。不管通过什么方式,中国都有必要努力保持对外部世界的开放。
在中国这么多年,我发现自己才是团队里的“中国人”,而90后、00后的中国同事已形成了国际化思维。在讨论选题的时候,我会从中国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他们可能恰恰相反。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回国生活?我说,这里太好玩了,我不想回去,中国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