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闪光者

走近中国空天动力事业背后的年轻人

“比在龙卷风里划着一根火柴还要难”

中国青年报  |  2022-11-28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2022年2月,辽宁沈阳某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飞扬”火炬青年突击队保障冬奥会特种火炬水下传递实验。受访单位供图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新型动力惊人的爆发力是当代先进装备必备的动力水平。1992年出生的王佳良博士,3年前来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参与新型动力的研制。

    这项工作的强度,和这类发动机的性能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不是全年随时待命,王佳良的女朋友或许已经成为他的妻子,“我们俩都在31所工作,宿舍在同一个小区,但工作日基本见不到面”。

    王佳良和许多90后一样关注生活品质,对他来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其实是忍不了的”,更不要谈工作中那些解决不完的疑难杂症。但他竟然奇迹般地“热爱”上这个岗位,感觉到身边仿佛有一股“力量”,带领他坚持下去。

    他所在的航天科工三院31所即将在12月3日迎来65岁生日。最近,所里的新职工、中青年骨干、老专家,纷纷梳理自己和31所的故事。王佳良本来没有精力去分析那股“力量”到底是什么,但随着了解的故事越来越多,“力量”的本质渐渐浮出水面。

    王佳良听说,科室副主任雷云涛有一回连续两周进行紧急试验,反复奔波换装试验件,一只鞋的鞋底被磨掉了,他就在现场用纸盒和胶带临时粘了一只鞋,一脚高一脚低地撑到了试验结束。

    别人说雷云涛“够拼”,他说自己只是“不想掉队”。

    还有一个特别让王佳良佩服的“小马哥”,他是某型号主任设计师。有次“小马哥”负责一个制造难度极大的短线产品设计、跟产,约一年时间昼夜与产品为伴,“产品到哪儿人到哪儿”。无论几点,重点工序他保证在现场。

    尽管面临夏天席地而卧、冬天睡在车里等诸多不便,任务最终完成时,“小马哥”心中唯留一个“爽”字。

    这些人、这些事,直接“感染”了王佳良,让他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他说,如果只是一个人的坚持,可能很难,但如果大家都在坚持,似乎就没那么难了。

    王佳良日常所感受到的氛围,也氤氲在31所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书写的动力事业发展史里。

    已经退休的“张所”,1957年在31所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冲压发动机研究室成立时加入,当时这个单位只有16个人。

    亲身经历了从研究冲压发动机起家,到研究、生产范围覆盖冲压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爆震发动机,以及各种新型动力,“张所”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事情只要能想到,就可以努力办成。”

    “张所”回忆,早年团队尝试将涡喷发动机国产化,最开始其关键零部件的寿命只能达到半小时,远达不到设计指标,材料和谐振问题都是难以逾越的大山。

    好材料国外不卖,国内也找不到厂家生产。但轻易言弃绝不是31所人的选项,他们在当时国内现有的材料中进行“筛选”,“好一点的用于转子”,再加上改善锻造工艺以提高抗疲劳强度。同时采用错频办法改善振动环境,在叶片根部采用喷丸以提高叶片疲劳性能。

    显然,雷云涛、“小马哥”面对工作的韧性和创新精神,是承袭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基因。王佳良认为,精神传承正是他所感到的“力量”源泉。

    31所党委副书记张鸣戈介绍道:“当前31所35岁以下青年占全所人数比例近半,青年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所党委十分关注每位青年的成长,搭建‘青年助理’‘青年创新基金’等创新人才成长通道及平台,积极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

    周林和王佳良一样同为90后,现在在31所专注于爆震发动机的预先研究,如果按照发动机原理的难度推算,他比王佳良更需要这种“力量”。

    理论上,爆震发动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要比某新型动力还要高出将近1倍。这个数值,是吸气式动力的极限速度,是国际未来先进空天动力的发展趋势。

    现在大家甚至还没想出如何比喻此类发动机的研发难度,周林只能说:“比在龙卷风里划着一根火柴还要难得多。”

    今年7月,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举行了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推进会,该所党委书记王继星对年轻人说,新时代的空天动力青年要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在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留下奋斗足迹。

    周林2019年入职31所以来,每天都在尝试挑战极限,努力在斜爆震极超声速发动机的研发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听到“越是艰险越向前”“敢教日月换新天”,周林会心地笑了,这就是31所人的生动写照。他说:“遇到一件事,这里的人从来不会说没弄过、弄不了,一定会努力去找解决办法,哪怕推动一步。”

    10多年前,周林的部门主任入职时,是该所唯一一个研究爆震发动机的人,然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组,周林入职时,一个组又变成了一个新的部门。

    爆震发动机技术中心成立,周林和同事搬进了一个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办公楼。他听说,20年多前,王佳良的前辈们就是在这里研究新型动力起步的。

    周林所在的团队已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把许许多多原本只存在于教科书里的概念、理论,变成了现实,让过去的许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在的“颠覆性”。周林自豪地说:“我的领导的导师已经90多岁了,研究了一辈子爆震。”

    他深知这项事业功成未必在己,但他和身边所有接续推动中国空天动力事业发展的年轻人一样,心里始终萦绕一个念头:尽最大努力,或大或小,哪怕推动一步。


责任编辑:邱晨辉,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