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年轻人的交往之道:当代太“乙”真人是你吗?

中青校媒 福建  |  2022-11-28

前段时间,综艺《非正式会谈》中“工作和生活中乙里乙气怎么办”的话题受到网络热议。


非正式会谈第七期提案环节

来源:bilibil


“乙里乙气”这种上下级术语多出现在职场中,有时也被应用到日常交流里。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应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时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流模式。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存在“乙里乙气”的时刻呢?





害怕产生冲突,喜欢主动道歉?

迎合他人,遮挡内心胆怯?

在意他人评价,不会拒绝?

封闭自己的真实想法,默默承受?

担心自己被孤立,不敢大胆表达想法?

……


在一些人际交往之中,乙里乙气的交流无形中增加了芥蒂,人与人之间多了一道屏障,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亲近。


短工龄的消极心理占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比例较高

来源:倍智人才研究院


正在实习的小椰对“乙里乙气”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她目前在一家媒体公司实习,初入职场,她尽量以谦卑、恭敬的态度面对他人。有时候这种习惯还会带回生活中,和朋友说话时,不自觉地冒出了一句“不好意思,麻烦您了”。她无奈地表示:“习惯了‘乙里乙气’的交流方式,到哪里我都把类似的语言挂在嘴边,有时候自己说着奇怪,别人听着也不舒服。”


“我想让对方感受到我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对他们的尊敬,但导致他们对我的印象是内向甚至是不够开朗。”初入职场的大金认为自己在实习工作中存在“乙里乙气”的问题。


淘淘也表示自己与人交流过程中总是提前说句“打扰了”“麻烦了”。她觉得自己需要对方提供帮助,但是不希望因此给对方造成麻烦,所以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降低自己的压迫感,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好相处的。





《非正式会谈》的陈铭老师说:“‘乙里乙气’是一种被迫式的姿态,是下位者在话语权不对等时对上位者的无奈逢迎。真正珍贵的‘真礼貌’是深植灵魂深处的教养,只能生长在一颗平等的心上。”


小雅认为:“‘乙里乙气’跟礼貌是有区别的,虽然它好像是一种礼貌,但它更怕得罪于人。在职场中也许是需要的,但在校园中我觉得不需要害怕得罪别人。”




在日常交流中自然要给到别人足够的礼貌和尊重。但“乙里乙气”的泛滥恰恰给人一种谨小慎微的脆弱感,大量的无效客气,会让相处双方陷入情感内耗当中。


大金说:“我有段时间工作特别忙,每天讲话都字句斟酌。有时候就真的是习惯成自然,我对身边的朋友也逐渐变得‘乙里乙气’的。他们就会跟我反馈,说我讲话怎么搞得那么生分,很有距离感。”调整交流方式之后,她更倾向在日常生活中以朋友的身份与人相处,营造双方都舒适的相处氛围。“在与人相处时,还是要拥有自己个人的色彩,这是独一无二的。”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徐静娴(心理咨询师、全国高级职业指导师、生涯教练)对此表示:“我觉得‘乙里乙气’更像是卑微、讨好的服务型人格。真礼貌在待人接物上会以理服人,不会一味地听从安排,委曲求全。真礼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待人,‘乙里乙气’却更具距离感和疏远感。”





许多时候害怕自己说话太直接,担心同事/同学/朋友难以接受。


领导/前辈指示仿佛“别有深意”,自己也不得不百般揣摩。


为了避免祸从口出,一些明明有想法的年轻人逐渐“乙”了起来,“仿佛乙方回应甲方的充满谦卑、恭敬语气”的措辞不断从他们的口中说出。不少年轻人自嘲“我们是乙掉的一代。”


在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年轻人自嘲背后的情绪与困境,也需要被看见。




徐静娴认为,“乙里乙气”心态的产生从心理学层面讲有以下几种原因:成长环境的影响、自身的低价值感、从众心理、对“乙里乙气”的认知有偏差。


在已经进入职场的丹丹看来,想要战胜“乙里乙气”这一心态,应该保持在沟通中给予对方尊重和认可,而不是一昧放低姿态地讨好;对于同事,我们更要以一种朋友的平等身份出现,真诚地、有效地沟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职场中,上下级并不是简单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更多的是同事间的合作关系及前辈与后辈的传承关系。在减少不必要麻烦的情况下,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是职场中很重要的一课。




有过两段实习经历的小薛说:“我们是自己工作上的主人,就应该学会把卑微调整为合理的态度。”消解了积极有效的沟通,表面上什么都同意,实际上什么都没表达,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仅让工作中的问题、缺点无法及时被指出纠正,也可能埋没了创新的闪光点。


正如《非正式会谈》中各位代表所说的:


陈铭


乙里乙气是服务型人格,判断场景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是沟通交流的关键。


菲利普丨波兰代表


有时候直接说话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


阿雷丨理想国


客气的表现,礼貌的态度,一定是一个最长久最有效的方式。


职场中不需要,生活中更不需要。生活中的社交关系并不是甲乙方的关系。平等地对待、恰当地礼貌,相处在双方舒适的位置上才是最重要的。






问:乙里乙气的年轻人该如何跳出“乙里乙气”的陷阱呢?

小薛


学会换位思考,尝试读懂对方的心理。让“乙里乙气”由装腔作势变成发自内心的尊重,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尔东


吸取甲方的良好态度和处世哲学,重拾对学习、工作的底气感和主宰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


丹丹


调整心态,转变待人处事的方式。努力创造说实话、办实事的氛围。





徐静娴老师这样说


1

平等尊重才是“真礼貌”。与人交往,感到真诚、舒服最重要。

2

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交流方式。人和人对话需要礼貌用语,在职场上交流需要职场用语。

3

摒弃不合理的姿态,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底线。自我尊重,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恰如《被讨厌的勇气》里所言:“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着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在当我们处于不用为太多人情世故所困扰、青春活泼的时光里,不妨放开手脚。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生活中最大的甲方。



END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