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偏远民族地区线上公益助学探索 在“云端”播撒知识与爱

中国青年报  |  2022-11-07作者:蓝晓宇 朱可芯 朱娟娟 雷宇

    “老师,我要准备5个氧气瓶去迎接你,带你爬雪山,看布达拉宫!”相距3000多公里,15岁的卓嘎姆在屏幕前对志愿者慕婷婷许下了诺言。

    2020年8月,慕婷婷和卓嘎姆通过“华教学堂”成为“云端”师生。在之后的一年里,卓嘎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英语成绩提高了45分,并考上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最好的高中。她与慕婷婷约定,继续努力争取考到武汉上大学,和老师一起看樱花。

    慕婷婷所在的“华教学堂”,是一支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为主体的线上助学团队。两年多来,他们为偏远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学业帮扶、艺术启蒙、特殊教育等志愿服务,帮助孩子们突破地域限制获得“不一样的教育”,不断探索完善偏远民族地区线上公益助学模式,在“云端”播撒知识与爱。

    如何让助学爱心延续

    “华教学堂”成立于2020年1月25日,那时武汉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至暗时刻”。在此期间,华中师大教育学院数百名研究生党员迅速在网络集结,团队在3个月里为湖北省内外近200名医护工作者子女提供在线学业和心理辅导,解除了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随着疫情缓解,让“线上助学”继续发挥作用、将爱心延续,成为“华教学堂”转型的方向。2020年5月,在学院的支持下,团队将目光投向距离武汉3000多公里外的西藏,以期助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

    经过教育学院与湖北省援藏办积极协调,再加上大量的前期调研,“华教学堂”最终确定对接西藏山南市东辉中学,开展线上支教。

    在进藏调研时,学堂调研组部分成员出现了较严重的高原反应。线上支教时,“华教学堂”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几乎没有经验可供参考、难以获得家长反馈、技术条件无法支持学生上课……面对重重考验,学堂指导老师许家瑞鼓励大家:“边走边看,做了再说。”

    线上教学模式虽突破地域的限制,但常会出现学生无法持续保持兴趣、专注度不够等问题。在长期实践中,志愿者渐渐摸索出了一些提升学生注意力的小窍门。志愿者肖琼琼会与学生同看一部电影,在讨论中引发其对人生观的思考;丁雪艳对比多种授课软件后发现,其中一款App具有“将粉笔交给对方”的功能(即让学生在屏幕上“板书”),“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能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孩子们周一到周五需要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用家人的手机上课,每周志愿者都需要挤出时间提前备课。为了保证授课效果,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华教学堂”为每名学生定制“一生一册”个性化档案,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助学情况、志愿者助学心得、课程计划、家长反馈等内容,做到课程记录可追踪、课程效果可检测。

    同时,学堂设定了听课制度,志愿者之间互相听课,检测课程质量。“这种模式方便志愿者相互学习,提升教学技能,进而整体提升线上助学质量和效果。”许家瑞介绍。

    做好屏幕前“远方的老师”

    走进邱丽的线上英语课堂,悠扬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邱丽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带着学生小艾(化名)一起认识英文单词“family”,“家不仅是一座房子,而且是充满爱的地方”。

    担任“华教学堂”志愿者一年来,邱丽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打破学科界限,在有限范围内带学生去领略广阔的世界。“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我希望学生能通过我了解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和世界。”

    通过认识“help”来了解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通过认识“chicken”和学生互动了解快餐食品的有趣知识;通过学习“food”带领学生探寻部分贫困儿童肚皮较大的背后成因……在邱丽的英语课堂中,英语不再是乏味的单词与字母,更是一副“瞭望世界的望远镜”。

    相隔千里,如何打破与孩子们之间的隔阂,成为很多志愿者面临的难题。志愿者王晓云回忆,学生曲尼白姆总会积极地在微信上与老师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发送成绩单,但上课时一直不好意思开摄像头,即使是不小心碰到视频开关,也会立即关掉。直到接触一年后,学堂调研组来到曲尼白姆家中走访看望,并与王晓云视频连线,二人才第一次在线上“见面”。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援藏教师”马丹作为“华教学堂”特聘指导老师,对学堂的支部建设、志愿者培训、研课磨课、助学回访等工作进行全面指导。马丹观察到,经过一年多的一对一线上课堂学习,曲尼白姆渐渐有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性格的改变上。以前她很腼腆,慢慢地,她也变得开朗起来。”

    马丹认为,线上教学绝不只是学科知识的传递,思想的互动更为重要。志愿者吕宏娟一度苦恼于难以与学生旦增阿旺顺畅沟通,在与马丹交流后,吕宏娟尝试课前与学生“聊10分钟天”,了解他的生活近况,并在课堂上播放电影《长津湖》片段。聊到抗美援朝,阿旺突然兴奋起来,告诉老师自己想要参军的梦想。

    在支教志愿笔记中,教育学院2020级研究生周湘玲写道:“我必须担负起自己作为志愿教师的责任,全力以赴地成就他。”经过暑假的面试、试讲培训后,她开始对学生平措桑珠进行为期26天的“英语集训”。

    周湘玲观察发现,对不少西藏的孩子而言,比起对知识的学习,他们更需要通过训练获得持续发展的动能。

    于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周湘玲转变思路,尝试摆脱教师的主导角色,把更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平措桑珠,引导他主动开口说英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有时,周湘玲为了考验他,会故意质疑他的答案,一开始他常常摇摆不定。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与反馈中,平措桑珠逐渐摆脱对英语的恐惧,“他现在不会犹豫,也不会怀疑自己,会很坚定地告诉我他的想法。我能明显感觉到他越来越自信,这可能是他最大的变化和进步。”

    “艺术”与“融合”的探索

    随着助学模式日渐成熟,“华教学堂”的助学范围也不断扩大。2021年10月,学堂调研组前往广西,来到百色市田阳县那坡镇宝美小学调研。

    这是一所非完全小学,壮族学生居多。学校到镇上没有通车,交通不便。学校的5位老师负责77名一至四年级学生的全部课程。教学楼里设有音乐教室与舞蹈教室,但由于教师精力有限,体育器材、电子钢琴等基本闲置。

    调研组还发现,因为缺少特殊教育教师,当地一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星星(化名)只能在普通班级就读,难以获得针对性的引导。

    基于此,“华教学堂”招募了一批具有音乐、美术以及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志愿者,尝试为宝美小学开设艺术课与融合课(针对特殊儿童的课程)。

    艺术课采取线上一对多的授课模式,进行双机位视频直播教学。每节艺术课由一位主讲教师与一位助教配合完成,主讲教师负责讲授、演示,助教负责拍摄、记录,并及时与当地教师沟通,以确保学生都可以看见直播,跟上进度。面对屏幕中的老师,孩子们非常热情,部分调皮的孩子会时不时蹦出几句壮语,表示对老师的亲昵。

    目前,“华教学堂”已为宝美小学学生开设“同画一幅画”“同唱一首歌”等课程,教授简笔画、剪纸、书法、音乐。课程结束之时,学堂举办优秀作品展览,为孩子们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新年前夕,志愿者在学堂特色活动“线上春晚”中,与西藏师生们云端联欢,共度农历、藏历春节。

    “线上艺术课内容非常丰富,也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宝美小学当地一名支教老师介绍,孩子们还会把课上学到的手工或歌曲带到课下,教给自己的弟弟妹妹。

    融合课则由具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志愿者负责,其目的是用专业的理念与手法,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学科教学、心理辅导,为他们查缺补漏,从而更好地融入班级。

    王若是融合教育组的志愿者之一。一开始,王若对星星提问时,星星常常需要反应好一会儿,同时用手指对着屏幕前的老师比划;王若也会同样伸出双手,与星星一同算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星星的反应速度有了很大提升,对王若的态度也从初次上课时的腼腆,变成积极找老师上课。

    “艺术启智增慧,可以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发现世界的美好,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增进交流;而融合课恰好回应了部分特殊儿童的需求。我们希望将艺术课与融合课开到更远的地方。”学堂学生负责人刘梓煜说。

    生命中多了一份牵挂

    一年的教学陪伴,让志愿者丁雪艳更加笃定今后成为一名教师的决心。这名从小生活在西部偏远地区的瑶族女孩,看到学生就想起了儿时的自己。“是我的学生将我领进了‘从教之门’,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当老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志愿者慕婷婷则多了一份牵挂。闲暇时,她与卓嘎姆讲述自己在武汉的故事,卓嘎姆也分享着家乡的生活。相识两年,从未线下相见,她希望未来有一天可以与卓嘎姆见面,共赴樱花之约。

    今年去西藏调研时,学堂志愿者代表为东辉中学的孩子带来一节互动课堂。在才艺展示环节,几名学生组团跳起了民族舞。刘梓煜拿出口琴为他们伴奏,学生们一边拍手,一边随着旋律放声高歌:“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王若正读研三,即将毕业。她打算将星星交给下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志愿者,开启一场爱心助学接力。

    截至目前,“华教学堂”共有542名研究生志愿者传承接力,累计帮扶592名学生,提供课时5000余节,将爱心播撒到西藏、新疆、广西、甘肃、宁夏、河南、内蒙古、山西等地。

    “未来,‘华教学堂’将充分发挥教育学一流学科优势,致力于用‘互联网+教育’助力偏远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师范特色的公益助学品牌。”华中师大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苏春艳介绍,学院还在“华教学堂”专门成立了党支部,数十名学生党员引领凝聚志愿者们在“云端”播撒知识与爱。

    不久前,志愿者周湘玲收到了学生平措桑珠的喜讯:他考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目前,平措桑珠以另一种身份回到了“华教学堂”——他成为学堂的志愿者后备力量,眼下正为增进民族文化交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措桑珠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反哺家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蓝晓宇 朱可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