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向世界明确传递了许多信息,其中之一是:吃饱了饭的中国人,对手中的“饭碗”越发重视。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过去10年成就时,提到了“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谈到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时,又一次点明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说。
他表示:“我们将围绕这一重要部署,和各地区、各部门一道,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出现在每一次党代会报告里。在党的十九大上,代表们听到,习近平总书记重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后,加了一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一样,都事关国家安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其重要性。他说,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
40年前,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对“吃饱饭”的渴望集中体现在这八字原则里。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说:“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
当时设定的战略目标是,“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今天的中国已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10年,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11.3%上升到18%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被认为是动力源和稳定器。现在,从“全面小康”出发,中国已经走向通往现代化国家的下一个目标。
但在党的二十大上,吃饭问题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当接受采访谈起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说,在经济工作的具体实践当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及时应对破解。他首先列举的挑战,就是“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开幕前一天,大会新闻发言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说:“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还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在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保障粮食、能源和资源安全,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还面临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之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在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告诉公众,中国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主要立足国内“端牢端稳了中国人的饭碗”。
邓小刚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形成了新粮食安全观。
对“端牢饭碗”的下一步考虑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党的二十大上,几个种粮大省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不约而同强调了各省对“端牢饭碗”的下一步考虑。他们谈到国家实施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谈到如何守住全国“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谈到如何加强育种,做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近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粮食调出量约占全国的1/3,作为中国“大粮仓”的地位更加巩固。吉林省委副书记刘伟说,吉林的粮食增产率在全国主要产粮省份位居第一位,以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5.92%的粮食产量。全国排名前10位的产粮大县中,吉林就有7个,其中榆树市始终排在全国第一。
他说,吉林省率先启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了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吉林设立了黑土地保护日,率先出台了相关地方性法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必须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沈莹表示,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势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高标准农田达到1亿亩。
她说,黑龙江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产量去年达到1573亿斤。黑龙江将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推动粮食产能增加1000万吨,在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上,“展现更大作为”。
沈莹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大食物观”,黑龙江将向黑土地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做到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粮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视察河南,必访农户、必看农业、必讲粮食。”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告诉记者,河南连续5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300亿斤,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以上的小麦。“我们不仅解决了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向全国输出原粮和制成品600亿斤以上。”
他列举:市场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都是河南生产的……从“粮头”到“食尾”,产业链的延伸,带来了种粮“比较优势”的提高。
“只有种粮可增产、农民能增收,粮食才可持续安全。”周霁说。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中国究竟能否端牢自己的饭碗?”对这个问题,丛亮表示,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2021年达到13657亿斤,创造了历史新高。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他还介绍,全国耕地面积已有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粮食储备方面,据丛亮介绍,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粮食应急加工、应急供应、应急储运、应急配送方面,“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丛亮还介绍,近年来,国家储备“家底”进一步夯实,聚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优化储备布局结构,确保“平时备得足、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我国已部署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党的二十大代表、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规划发展部负责人杨新泉就是遗传育种专业出身,党的二十大报告关注的“饭碗”问题,让他感到鼓舞。
他记得,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实验室,指出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
“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把我们种子实验室建设成为种业创新高地。”杨新泉说。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过。对此,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深有体会。过去7年,他“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担任中国工程院在云南省澜沧县的驻村科技特派员。他所在的蒿枝坝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他带领团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选育新品种,改变了水稻自古种在水田里的“习惯”,实现了“水稻上山”。
据他介绍,“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在蒿枝坝村,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634公斤,全村人均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饭碗牢牢地端在了我们自己的手中”。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丛亮说,“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本报北京10月2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