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回家乡支教了。今年6月,他在毕业论文中用6000余字的致谢,感谢了65个帮助过自己的人。从山沟沟里的“放羊娃”,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苏正民经历艰难,也有幸遇到了一个个伸出援手帮助他的好心人。如今,大学毕业的他用自己的知识回馈家乡,成了大凉山青年支教队伍中的一员。
开学第一课上,这位曾经的“穷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学生:“我也是大凉山的孩子,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走出凉山。”事实上,早在读书时,苏正民就通过攒钱捐款和募款的形式支持了60多名贫困学子读书考学。从这个角度看,用了18年“走出凉山”的苏正民在毕业后“重返凉山”,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不论是捐资募款还是回乡支教,苏正民的选择,本质上都是一种善意的“报恩”之举。面对那些不求回报的善意,最好的“报恩”方式既不是钱财,也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馈赠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手递手、心连心的传递过程中,前人留下的善意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感恩与奋斗的浇灌之下,培育出一株株善行的新芽。
曾在希望工程宣传海报上以大眼睛形象引发无数关注的小女孩苏明娟,长大后踏上公益助人的道路,设立“苏明娟助学基金”,援建两所希望小学,资助了数十名贫困大学新生。曾在孔繁森身边工作、学习,深受其爱民情怀影响的藏族青年阿旺曲尼,在孔繁森牺牲后扎根高原、坚持助人40年,为贫困的“第二故乡”岗巴县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们的事迹,和苏正民的选择互相映照,生动诠释了当代语境下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生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帮助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哪怕是再微小的善意,也可能在受助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记,使其受益终身。助人者的善举,就像水滴滋润受助者的心田,使其体会到奉献的可贵,进而激发他们身上的助人情怀,涌出新的“善意之泉”。今天,我们在那些曾经受过他人帮助,步入社会后投身公益事业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正是这样的“涌泉之姿”。
真正的感恩精神,不仅是以善报善,更是善意的“共振”与“裂变”。在社会各界积极共建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无数份善意汇聚在同一场域,共振出公民道德的主流和声;这些善意通过像苏正民、苏明娟这样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以裂变的形式传递、增长下去。
截至2021年,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已登记认定慈善组织9288个,与此同时,在基层建设、乡村振兴、应急救灾等社会事业中,也从来少不了自发性社会力量的积极贡献。这些现实既令人感到欣慰,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追随助人奉献者的脚步,向上向善,关爱他人。在传递善意、分享善意的过程中,我们既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意义与价值,也能为人人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理想社会出一分力,发一束光。与此同时,不管是乡村支教者,还是在抗疫中挺身而出的年轻医护人员,以及此次扑灭重庆山火中迎火而上的志愿者,都让我们看到构建美好社会中生机勃勃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