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一个普通瓷瓶、一幅普通的书画藏品,在骗子口中轻易就可价值上千万。不图藏品却图做“中间商”,用完备话术套路买家交纳两千元“鉴定费”,一种隐蔽性很强的新型诈骗“套路鉴”正在侵扰着部分“藏友”的“钱袋子”。
8月18日,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近期,按照北京市公安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整体部署,机动侦查总队通过梳理110警情发现,今年以来,全市有多起与收藏品鉴定相关的报警记录。对此,机动侦查总队立即成立工作专班,迅速开展侦查调查。
李先生的经历折射了此类新型诈骗的套路。
早前,他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藏品信息,想要卖掉变现。几天后便有一家收藏品鉴定公司通过微信与其联系,“买家”称藏品是辽代三彩瓶,价值几千万,公司可帮助其向博物馆出售,只要李先生将瓷器在此进行“专业”的鉴定确保为真品即可。
喜出望外的李先生立即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交纳2000元鉴定费,并将瓷器邮寄至公司鉴定,等待后续安排藏品出售事宜。不成想5天后,对方告诉李先生瓷器是假的,不能帮助出售,仅将瓷器寄还给李先生。李先生察觉自己被骗,第一时间向警方求助。
通过回访事主、暗访调查和警情分析等大量侦查工作,7月中旬,北京市公安局机动侦查总队会同朝阳、丰台、大兴分局开展专项行动,对收藏品“套路鉴”诈骗犯罪行为进行集中打击,查抄涉案公司21家,依法刑事拘留涉案嫌疑人290名。
北京市公安局机动侦查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受骗事主多为全国各地的古玩爱好者,因急需用钱等情况变卖家中收藏品。很多事主缺乏鉴定、拍卖专业知识,成为主要被骗对象。
朝阳分局办案民警李斌介绍,在朝阳分局打掉的13家涉案公司中,臻古(北京)文物鉴定公司、北京诚鉴国际文物鉴定有限公司、北京鼎正文物鉴定中心有限公司幕后老板为盛某某供述称,现全市实施新型“套路鉴”诈骗模式的公司其为首创,其他涉案公司均系借鉴其非法经营模式。
盛某某供述,吸引客户进行“套路鉴”的话术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户信息,由公司“业务员”拉客户,对外宣称可帮助事主拍卖、联系买家或是公司可直接收购收藏品。
第二个环节是“业务员”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客户、要求对方发送藏品图片后,抬高客户手中的藏品价值,让客户以为可以获取高额回报,引诱客户支付鉴定费进行鉴定。一旦支付,客户就已经上套。
据办案侦查员介绍,涉案公司对“业务员”均进行了专门的话术培训,就鉴定公司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收费标准等问题,有详细的说明范本,给鉴定公司营造一个规模很大、非常正规的对外形象,骗取客户信任。针对客户询问收藏品价值,设置有详细的应答套路,话术中将藏品具体分为陶瓷类、钱币类、青铜类、字画类、玉器类等等,不管客户手中是什么类别的藏品,都有对应的话术进行应对,让客户误认为自己的藏品价值高昂,失去冷静理智的判断。
此时,事主以为,自己仅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对藏品进行鉴定,公司会把藏品免费送拍,只从拍卖所得中抽成获利。且公司保证,若藏品鉴定价值高于五万元,鉴定费将退还给事主。
于是就有了第三个环节:“业务员”告知客户藏品为赝品或是藏品为真但恶意压价,以此不退鉴定费,并确保客户不在本公司进行交易。
侦查员介绍,这些涉案公司提供的鉴定结果具有很强欺骗性。公司使用假鉴定师资格证书,出具虚假鉴定报告,其鉴定行为无任何相关依据,鉴定结果无任何公信力。
梳理警情时警方发现,案发后,事主多因公司搪塞合同正规而自认吃亏,或因公司退款而不再追究,少数事主因不认同鉴定结果以合同纠纷、经济纠纷等缘由报案,使得相关警情被认定为民事纠纷。同时,涉案公司通常隐藏在古玩市场周边写字楼内,让普通收藏爱好者难以甄别。
办案民警表示,此类案件涉案公司通过向事主虚构后期买家和拍卖服务、无视藏品真伪恶意夸大藏品价格,使事主对藏品价值造成错误认知,骗取事主鉴定费用,行为涉嫌诈骗犯罪。
警方提示,收藏品买卖需冷静,切莫相信高价获利等虚假宣传,一旦发现被骗等情况,请第一时间进行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