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提出部署培育现代休闲观念、保障旅游休闲时间、优化旅游休闲空间、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完善旅游休闲设施等10项重点任务,其中“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这一举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休假制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1949年至1978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颁布形成了我国法定假日的基本格局,规定每年有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共7天的4个节假日;另外,从1949年至1995年期间,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仅星期天公休一天,之后调整为每周五天工作后休息两天;1999年有关规定将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分别延长为3天,全国每年的法定休息时间为114天;2000年《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把三个7天连放的假日正式确立为“黄金周”。自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被取消,改为3天短假期,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3次小长假,传统节日成为新增法定假日。
纵览全球,各个国家因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历史发展等差异,休假制度不尽相同。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上升,闲暇消费比重逐渐提高,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尤为重要。从需求侧看,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外出旅游,巩固和发挥强大国内市场优势,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散大规模出行人群,减少“井喷”现象,提升出行实惠性、体验感和舒适度;在供给端,有利于增强旅游、餐饮、交通、酒店等领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催生互联网等平台企业良性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轻生态环境、硬件设施、公共服务、治安维护等社会综合管理方面的集中性压力,促进假日经济提档升级。
我国现行休假体系中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过短,只能依靠调休来凑,不但没有增加假期的总量,还打破了正常周末的节奏,相关放假安排全国一盘棋,人口流动过于集中,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需要综合考虑合理性、机动性和适配性进行谋划设计。
在休假区间方面,应充分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单位承受能力、社会综合成本等因素。在休假结构方面,尽量将传统节日当天安排在假期相对居中位置,能够提升人们过节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鼓励错峰休假,督促用人单位大力落实双休日和带薪休假,将法定节假日休假、双休日和带薪休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在连休安排方面,重构调休标准,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汇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后再进行科学的调休,使调休不再成为人们享受假期的烦恼和羁绊。
(作者系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杨懿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