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北京高校将毕业季打造成为“沉浸式”思政大课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7-09作者:樊未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6月以来,北京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多所高校抓住这个契机,激发毕业典礼等环节的育人效应,拓展方法载体,引导毕业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实际行动担起时代使命,将这一特殊时期的毕业季打造为一堂“沉浸式”的“大思政课”。

北京邮电大学为2022届毕业生送祝福。(图片由北京市教委提供)

毕业典礼讲话:大学时代最后一堂公开课

      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作为学生在大学时代最后一堂公开课,承载着学校对广大毕业生的殷切期盼,对毕业生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彰显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的重要阵地。各高校精心打造毕业典礼“思政大课”,党委书记、校长深情寄语,将“小我”与“大我”等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北京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图片由北京市教委提供)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寄语毕业生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和栋梁;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寄语毕业生将个人发展融入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洪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刘伟激励广大毕业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践行“复兴栋梁、强国先锋”“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勉励毕业生牢记党的教诲,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努力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勉励全体毕业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全体毕业生锚定了奋斗发展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图片由北京市教委提供)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将原创话剧《陕北公学》作为毕业“最后一课”,激励全体毕业生激扬爱国志,一起向未来,该校2022届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郭云澍表示,“作为‘强国一代’,我们生逢盛世、重任在肩,一定要将母校‘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红色基因传承好,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中国传媒大学则在首次使用XR技术,运用扩展现实技术打造充满交互感的沉浸式大思政课。


校园内外打造思政“大课堂”

      毕业生离校期间,北京各高校还结合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动员师生员工集体参与,打造出了具有学校特点、专业特色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毕业生在亲身体验中增进情感认同,强化使命担当。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组织教师、辅导员、机关干部以及后勤人员,为毕业生提供行李“云打包”和邮寄服务,打造最美“毕业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推动教职工下沉基层一线,到各大机场、火车站“蹲点”,为离校返乡毕业生提供全程化送站服务。“短短两天时间里,学校600多名机关干部、教师、辅导员和后勤人员,完成了2900名未返校毕业生行李打包工作,为我们毕业离校消除了后顾之忧。母校的深厚情谊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我将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接续奋斗,服务奉献,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建大力量”,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生王晓娇说。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

      基层一线是高校毕业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磨练意志品质、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的重要窗口,也是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各高校将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发挥优秀毕业生对在校生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将思政课学习的收获感悟转化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

北京邮电大学支教团新疆团参与支教地乡村振兴旅游推介活动。(图片由北京市教委提供)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积极举办毕业生座谈会,组织参军入伍、志愿服务西部的优秀毕业生代表讲述青春奋斗故事,激励全体在校生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在毕业典礼上设置专门环节,表彰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代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以人生选择回答时代之问,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北京邮电大学2022级研究生邓旺表示,自己本科毕业后赴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一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责任编辑:梁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