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30多年来每到夏天,伴随着高考的结束,李越最忙碌的时候来临了。他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也是清华大学招生30年年功奖获得者。
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影响李越等招生组老师和考生之间的联系,“基本每一个(报考清华)考生都能做到与我们招生老师面对面,至少是电话沟通”。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李越回应了考生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
关于人数,清华本科在国内招生人数比较稳定,每年大概在3500~3800人;研究生近年来有所增加,硕士研究生每年招6000多人,博士研究生已突破了每年3000人。
关于专业,近年来金融一直很热,计算机特别热,“大众对人工智能等领域日益关注,计算机的报考热度已经领先于以前热门的电子、自动化等专业”。报考热度反映了社会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盲动性,这需要在招生过程中加以引导。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其实在高招阶段就开始了。李越表示,简单来讲,清华的招生理念是两条:一是肩负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使命,“所有大学都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清华这样的大学肯定还要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对这方面的人要给予更多关注”,比如“强基计划”;二是承担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比如“自强计划”。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由此诞生——选拔一批“肩负使命、志趣坚定、禀赋优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强基计划”的特点之一,是在招生时只分3个大类: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与“强基计划”有着直接关联的则是同年创立的“书院制”。
李越介绍,2020年,清华大学着手建设“书院制”,整合了20多个院系的教学与科研资源,新成立日新、致理、未央、探微、行健等五大书院——名字都来源于清华大学校歌。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致理书院负责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探微、未央和行健三个书院则负责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分别对接化学生物学、数理基础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三个专业方向。今年,新成立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书院——为先书院,拟招收120人。
事实上,对清华大学来说,“强基计划”并非平地起高楼,在此前的高招政策中已露端倪。
2014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新雅书院,成为通识教育的实验区。这是一个“住宿制文理学院”,201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新生入学时不分专业,首先接受以数理、人文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小班通识教育,一年后可以自由选择清华大学各专业方向(临床医学等个别专业除外),或选择交叉学科发展。
新雅书院迈出了清华大学通识教育的一大步,这只是开始,毕竟新雅书院的招生人数十分有限。2017年,“大类招生”终于覆盖全校,清华大学所有纳入本科招生的专业,合并为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科类等16个大类。在大一阶段,学生通过学习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导引课等,确立自己的学科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李越说,这样的改革,从本质上是对高等教育系统格局的探索。
1952年,中国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设施,20世纪后半叶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正是由此发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大学进入快速发展期,开始提出‘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教育。“清华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李越说,所以,虽然目前定位仍在“专业教育”,但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李越打了一个比方:大学生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对企业来说,以前可能只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就够了,但现在已经到了需要能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的阶段,不仅仅解决技术问题,更要对一些科学问题能有基础性的突破,这样才能从技术的源头保持先进。
清华这样的大学还要更大的使命——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这也必然影响到清华的招生政策。每年,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学生来到这里。
1996年,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定向生,包括后来从2000年开始的国防生也是参照定向生的模式。从进大学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有了保家卫国的职责和使命。目前定向生主要分为三大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作为中国最顶级的大学,清华大学同时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2011年,清华迎来百年校庆,同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自强计划”,后来各知名大学陆续推出了同样价值取向的贫困生招生计划。清华的“自强计划”主要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的优秀贫困生。
“学校对于报名学生的审核是十分严格的,笔试面试后,工作组还要去实地考察。在开始实施自强计划时,1个学生至少有3个老师去考察,和他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学谈,还必须去到他的家中,核实是否真的符合条件,确保公平。”李越说。
2014年,国家推出“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这就像是一个“自强计划”的扩大版,参与高校更多、招生地区更广。在李越看来,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考生的资源的倾斜,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清华大学的高招政策,很多时候是“敢为天下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趟出一条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比如,始于2003年、止于2019年的自主招生制度,一度被视为弥补以高考分数为单一指标的大学招生缺陷。而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清华大学就有类似自主招生的推荐制度,由大学自己派老师去当地做考察与认证;后来的自主招生则是把一部分的选拔权让渡给了高中。
这种探索精神,从“自强计划”“大类招生”到“强基计划”,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能看到大学的坚持,在不同时期的创新与改革,始终为国选材。
作为一名招生30多年的老师,李越坦言,高考是我国最重要、影响巨大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也承担着教育发展的导向作用。目前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非常不乐观。“从学校的测试结果来看,即便是全国最重视体育的清华,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也不到1%,新生不合格率超过20%。高考能否及如何引导改善,任务非常艰巨。如果硬性把体质健康作为招生标准之一,而实际操作又存在漏洞,那就是对公平的摧残,所以必须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