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新选择 新赛道上的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  |  2022-06-07作者:魏婉 王林

    “全凭兴趣爱好!灵感都来自日常生活,没想到还帮我实现了经济独立。”不到一年时间,95后季卿卿在社交平台上经营的个人账号,就收获了21.4万的点赞与收藏。“校园博主”也成了她灵活就业的一种方式。

    类似的故事不在少数。就业“新选择”正在为年轻人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新职业、新选择,灵活多样也很“香”

    如今,年轻一代的就业选择更多、更新。捏脸师、玩偶医生、整理收纳师、宠物殡葬师、密室设计师、陪诊师、酒店试睡员、哄睡师、游戏陪练师……各种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满足着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让雇主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日常清洁,而是希望他们能同时掌握营养学、教育学等更多专业知识,‘管家’也就应运而生。”茵澳生活服务集团董事长、英国管家协会服务集团大中华区首席代表郭亮说,这个新兴行业人才缺口大,“一个合格的高级家政服务人员可能有10多个单子去抢”。

    制作餐谱、整理收纳、布置宴会,这是85后青年李文乐的日常工作。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出于对工作自由度、创造性与成就感的追求,李文乐辗转加入“管家”队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认为,相比上一代人,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劳动群体更加关注工作环境,特别是工作的自由度。

    很多新职业能满足这一点。“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会让我逐渐失去动力,而现在做的每一条视频,都是一个全新的元素。”B站UP主“安州牧”说。因为痴迷于历史,他自己制作了一系列讲解两晋南北朝历史的短视频,慢慢在B站走红,积累了90多万粉丝,还成立了小团队。

    “可能到80岁,我还在坚持做‘管家’。”李文乐认为这份工作能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他希望让更多人意识到“家就是宝藏”、让更多家庭焕发新面貌。此外,“作为新兴职业的从业者,我有责任将从业经验和知识无偿分享给更多年轻人,让行业迅速壮大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认为,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各类新兴职业和新型就业方式,从而“为年轻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新赛道上有更多“斜杠青年”

    就业“新选择”的增多,催生了拥有多种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斜杠青年”。

    前不久,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阿里钉钉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认为,有95%的用户认为学习新职业、提升自身发展潜力是走出职业危机的关键因素,更有96%以上的职场人士希望学习新职业技能。

    不过,“新赛道”并不意味着会比其他职业更轻松。季卿卿说,自己将来会是一名典型的“斜杠青年”,“新媒体运营经历可以丰富我的简历,但如果成为主业的话,我可能会陷入创作的焦虑当中。”

    “UP主看起来门槛低、赚钱多,但正因如此,竞争非常激烈,不容易脱颖而出且随时面临被淘汰的风险。”B站UP主“尔东和小明”认为,不断地拼搏和学习是众多“新赛道”上的年轻人保持进步的重要“法宝”。

    周广肃认为,技能提升才是长久保障,能否在工作中不断获得知识的积累与成长极其重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每年都非常关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她发现,如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更加多元化,这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职业院校要主动拥抱产业变革,人才培养要适应产业技术结构层次,对专业和课程进行升级改造,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她建议,由政府牵头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针对产教融合政策落地情况建立督察制度。

    解决就业问题也有新方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灵活就业人员已接近两亿。根据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超3成应届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灵活用工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而年轻人则有成为灵活就业人员新主体的趋势。但与此同时,灵活就业可能存在的收入不稳定、劳动保障缺乏等痛点日益显现。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曾指出,灵活就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对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具体措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国家政策着力于解决新就业形态发展中面临的急迫问题,即从事户外工作的外卖骑手等群体面临的职业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正常的求职过程被打乱,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都希望能找到更合适的求职方式。而线上求职、线上应聘、直播带岗等各种新办法正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问题。

    日前,中国青年网联合快手推出“2022大学生云端招聘季”活动,参与此次直播招聘的企业涉及中航锂电、精研科技、光宝科技、歌尔股份等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类企业,总计提供了超过3.8万个岗位,“云助攻”大学生就业。数字经济与平台技术的发展,让AI面试、空中双选会、“直播带岗”等新型招聘模式成为新的就业潮流。

    张成刚认为,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直播带岗”瞄准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让该群体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招聘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前景、岗位要求和相关福利待遇,从而降低搜寻成本,增加选择机会、提高匹配效率。

    尽管就业领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但解决问题的“工具箱”还相当充足。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就业司有关负责人曾撰文指出,过去5年间就业大局基本稳定,就业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十四五”时期必须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潘圆,宁迪,王国强,张玉佳,李峥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