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就在脚下,靠我们自己走”

天津大学召开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座谈会

中国青年报  |  2022-04-26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天津大学召开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文章座谈会。天津大学供图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刘艳丽在给学生们上课。天津大学供图

    时隔13年,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刘艳丽又一次来到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鹏翔公寓4斋116室,她仿佛听到了当年的自己那激动的心跳声。

    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天津大学考察,参观天津大学河流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实验室,深入学生宿舍与假期留校的学生亲切交谈,并向师生致以节日的问候。

    近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其中《习主席农历小年来到我们宿舍“侃大山”》一文在天大师生中迅速引起热议。4月13日,天津大学召开了深入学习上述文章的座谈会,在年轻师生中掀起“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百年答卷”的热潮。

    当年那位坐在习主席对面的研究生刘艳丽,如今已经成为天津大学一名青年教师。在那次座谈会上,她找到了人生奋斗的坐标。

    “同学们能够在天津大学上学,是一种荣幸,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能够在这里上学,最后培养成才,是你们抓住了机遇,机遇也选择了你们”。

    “成才之路就在脚下,靠我们自己走。”

    “教书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首先还是做人,真正地成人、成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

    她在本子上记下习主席的这番话,对她而言,更是汲取了温暖而又磅礴的力量,“始终激励我前行,对我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那时起,她对成才、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博士毕业后,她留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因为那份嘱托,“教师”成为刘艳丽愿为之奋斗终身的信仰,“对我而言,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事业,而不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天津大学建工学院港口工程系主任张金凤也被一种使命感激励着一路向前。2008年,她刚从美国留学回到天津大学任教,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正感受着新入职的迷茫和彷徨。习主席来到师生中,亲切地跟大家交谈,并鼓励大家,要努力学习知识、增强本领、提升品格,为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打下坚实基础。那一刻,张金凤觉得,那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报效祖国和人民。之后,她更加兢兢业业、持续奋斗,201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6年晋升教授并成为港口工程系主任。

    她的海上风电团队展开了一系列原始创新技术研究,目前已经开始在大丰海上风电场批量化应用,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海上新能源的专业人才,活跃在祖国广阔的海疆上,打出了天大品牌。”说这番话时,她像是交上了一份青春奋斗的答卷。

    天津大学建工学院青年教师王力晨,当年还是一名大三本科生。习主席到实验室考察时,他正好在实验室内。习主席握着他的手,嘱咐他,“好好学习,要有作为。”当时,他心中随即升起一种“时不我待、奋发图强”的信念,这信念一直指引着他的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

    当时20岁的王力晨“还不懂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习主席谈到,咱们的技术和国外先进技术尚有差距,希望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要更加注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此,王力晨开始思考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决心投身到科技研究事业中。

    随后他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毕业后留在母校执教,并参与了“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的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感让他不敢有一丝懈怠,“这一国之重器将大幅提升我国在地震工程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正是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所需求的”。

    老师们的经历和感悟也鼓舞了更多青年学子。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贾浩然感慨,虽然时隔十余年,但读到那些语重心长的勉励,仍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温暖和力量。“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在天大与同学们交流时提到‘成才之路就在脚下,要靠我们自己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只有把奋斗精神融入血脉,树立起远大理想,补足精神之‘钙’,才能让我们自己的青春力量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几年之前,他也曾对未来的选择多有迷茫,正是习总书记那句“成才之路就在脚下,要靠我们自己走”,坚定了他到西部支教的决心,他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支教期间,贾浩然选择去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帮扶的工作中。一个学期下来,他授课的年级,历史成绩从全县第十一名跃居榜首,他也获评年度优秀教师,“每次进到班里,孩子们脸上洋溢出的笑容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表示,十多年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天津大学不断推进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团结带领全体师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在卓越人才培养和解决国家急需关键技术问题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他说:“今天重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大学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目的是为了更好汲取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国家的前途命运始终与青年一代的担当作为密切相关。时代新人,“新”在哪里?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栾淳钰认为,不仅“新”在时代、内涵、使命,更“新”在精神状态,那是一种自觉、担当、创造的历史主动精神,“我们唯有担当,砥砺前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凤莉,王国强,程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