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滞留”上海者变身“志愿”抗疫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4-12作者:王烨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近期,由于上海疫情形势严峻,部分外地人员滞留在上海近郊金山区的张堰镇。这一预料之外的“停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记者日前从金山区获悉,这些“滞留者”如今已经主动变身成了“抗疫志愿者”。

张堰镇秦山村共有村民1500户左右,有500多外地户。因部分外来人员出租房不具备炊事条件,用餐成了一道难题。秦山村委会此前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建立了7个外来人口专用群,每天及时提供日常生活保障服务,并宣传抗疫政策。

感受到村委工作人员的关怀和温暖后,这些微信群里,不少人发出“我想要报名”的消息,2小时内便有20多人积极报名。大家短暂培训后立即到岗,协助抗原检测、生活物资配送及封闭区域出入口值守等重点环节。

志愿者帮忙居民登记信息。受访者供图

“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饭也是免费提供的,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和大家一起抗疫!”志愿者沈均说。沈均和李二亮是韵达公司的快递员,他们从一开始的担忧焦虑到现在的干劲十足,经历了3天时间。

与他们一起的,还有一名申通快递员王海涛,“工作人员都在默默为我们提供服务,我也想为村里做点什么,所以我就来做志愿者了。”他们一起做着“本行”,在被社区守护的同时,也守护着村民的“菜篮子”。

每天下午两点,3名快递小哥早早就位。货车一抵达物资临时配送站,大家便马上进入“战斗”状态,组成“传送带”,高效地完成装货、运输、发放到户等工作。

户数分散,物资配送难度大,但快递小哥们的加入为分拣配送“加速度”,每天下午5点,一天的配送就能基本完成。

有村民看到沈均,热情地喊他:“小沈,你辛苦了,要不要休息一下喝点水?”说着便将水递过来。“不用了,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送物资呢。”沈均随后匆匆赶往下一家。

志愿者在分配派送任务。受访者供图

“我觉得这个村子很亲切,能打招呼、说上话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带着本地话的腔调都叫我‘小沈’,很好听。”做抗疫志愿者一段时间后,沈均感触颇深的是:在这非常时刻,虽然人在异乡,但也可以拥有一份慰藉和踏实。

工作人员和志愿者24小时在道口执勤,外来务工人员朱师傅看到道口志愿者辛苦,帮他们一起搬水:“看你们这么辛苦,我也想加入你们,能出一点力就出一点力。”说完,便扫了道口志愿者的二维码,也成为“红马甲”一员。

志愿者派送蔬菜。受访者供图

白天朱师傅负责手持喇叭高声提示,生怕错过哪个“迟钝的耳朵”。他挨家挨户发放试剂盒,认真回收、登记结果。晚上他化身安全“守门人”,与7位志愿者一起执勤。

据悉,在张堰镇的众多志愿者之中,“异乡者”不在少数,他们主动跨前,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区、群众无私奉献。


责任编辑:秦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