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修改92处 与青年息息相关

中国青年报  |  2022-03-12作者:焦敏龙

  “完善婴幼儿照料服务和教育体系,大力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托育服务机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这项建议被采纳,并写进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最终版。这让全国的多孩妈妈看到了希望。

  在3月11日上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获得高票通过。与会议期间审议的草案相比,表决稿修改了92处。其中,多处修改内容事关青年的生育、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对从各个渠道汇集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汇总,逐条认真研究,本着能采纳尽量采纳的原则,对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3个方面。

  面对人口新形势 为减轻家庭“三育”负担出实招

  有时间生娃、没时间带娃,育儿开销大,是不少年轻家长的烦心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2022年如何激发年轻人生育意愿问题,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比如,建议发展普惠托育,完善婴幼儿照料服务和教育体系,推动廉租宿舍建设和婴童免费医疗,让年轻人“生得起”。

  向东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现有人口14.12亿,“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但面临人口总量增速放缓、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等新形势”。

  向东介绍,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吸收意见的基础上,作了相应修改,进一步强调要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前增加了“多渠道”3个字,就是要动员各方面资源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包括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等。

  “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青年就有可期的未来。”向东说,政府工作报告充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内容,补充“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内容,“就是要让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注重对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强调职业教育要“增强适应性”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伴随着“无奈的选择”“低人一等”等偏见存在,面临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提升其形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发展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举措。”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介绍说,政府工作报告增加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两句话;修改后进一步增加了职业教育相关内容,强调了“增强适应性”的导向。

  刘日红介绍,今年,代表委员围绕教育工作提出的不少意见建议,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还增加“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内容。

  “促进社会公平,很重要的是保障教育公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他解释说,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要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同时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提供更多机会。

  “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日红介绍说,政府工作报告增加教师相关内容,修改增加了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内容,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要求。

  此外,他介绍,政府工作报告还修改补充了“专门教育”“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发展在线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等内容。

  “就业歧视”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不要一刀切延长生育假”,否则会加剧女性就业歧视;也有代表建议“取消报考公务员的35岁年龄限制”。这些建议都引起了社会公众的热议。

  刘日红对此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个人而言,有就业就有收入,就有更多机会实现人生理想。对国家而言,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能够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全国8.8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对国家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他介绍,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这是“就业歧视”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修改后的报告除了提到年龄、性别歧视外,还增加了学历歧视。

  刘日红解释说,公平就业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2007年颁布的就业促进法第三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在实践中,各级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着力消除性别、户籍、身份等不合理限制或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总的看,劳动力市场的包容性越来越强。”

  对于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刘日红介绍,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并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增加了“学历歧视”和“公平就业环境”等内容,反映了国家对公平就业的重视。

  刘日红说,下一步,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劳动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行为,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让广大劳动者有更多更公平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量的持续扩大和质的不断提升。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