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校求新求变

上海:开门办团校 青年享“知识福利”

中国青年报  |  2022-01-11作者:王烨捷

    刚过完70岁生日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团校(以下简称“上海团校”)依旧散发着青春活力。这种活力,从团校每天进出的人群中就能感受一二。

    团干部在这里接受培训,并根据大数据分析获得优质课程推送;大学生来这里举办原创校园文化戏剧产品首演、首秀、首发;海归青年在这里报班上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上海棚户区调研旧改实践;全网粉丝超百万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不刷题的吴姥姥”和青年科学“发烧友”在这里为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的中小学生上科学素养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上海团校在群团改革之后虽然不再从事学历教育,却通过开门办校,把“知识福利”派送给更广大的青少年人群。

    96岁老楼焕发“青春感”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上海团校,有一个长约10米的大门。以往因学历教育校园封闭管理的需要,这扇大门通常关闭,有专人看守;但今后,上海团校将打开大门,与年轻人“亲近”起来。

    2021年秋季,上海团校70岁生日当天,校园内的先驱广场上揭幕了一个圆环形雕塑,雕塑上刻有中国第一个共青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8个发起人的画像及介绍。先驱广场直通校内一栋96岁高龄的雅致老建筑——青年会堂。

    围绕先驱广场、青年会堂及其周边的俞秀松雕塑,一堂适合各年龄段青少年、有趣的故事课正式上线。这是上海团校开门办校的第一步——各界青少年都可以通过团上海市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春上海”预约到上海团校听课,课程分15分钟版和45分钟版。

    96岁的青年会堂,对青年人群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近年来,不少以分享上海老建筑故事为主的UP主、博主都曾把目光聚焦到青年会堂身上。

    青年会堂原本是上海法学院的大礼堂,外墙铅灰色、两层楼高,红色的大门搭配墙面上稀疏的爬山虎,具有老上海洋房的标志性美感。而在青年会堂右侧一幢呈矩形有四坡屋顶的三层小楼,曾是沈钧儒在上海的住所,名叫“钧儒楼”。

    实际上,围绕上海团校内的资源,就能开发出一套历史课。但上海团校不仅要给年轻人讲团校的故事,还要将团校的场地供年轻人使用。比如,先驱广场可以供青年摆摊、展示文创科创类产品,青年会堂里的大礼堂可以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首秀、首发、首演的舞台。未来,这里或将成为青年喜爱的脱口秀、话剧、歌舞剧、高校大师剧等文化演出的首演、首发地。

    复旦历史系博士要转型

    整个上海团校,都在转型,包括这里的每一名教师。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林升宝2016年进入上海团校工作,当时他的工作是教授团校的本科生《中国近代史纲要》。如今,他是团校新时代团课开发的主要探索者之一。

    2021年12月28日一早,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刚一开门,林升宝就准点“到站打卡”。每周抽出一两天时间到档案馆坐上一整天,是他近期的日常工作,也将一直持续到2022年3月左右。

    按照上海团校的规划,20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将启动校园开放计划。其中,一栋教学楼3层的600多平方米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上海”主题教育展的承载地。

    届时,上海市档案馆将在这里展出一部分与共青团有关的红色珍档,并配置相关讲解课程,面向全国青少年开放。林升宝的工作,就是协助开发这一课程。

    此前,先驱广场的两堂15分钟、45分钟的课程,就是他参与开发的。这个历史专业的博士生,除要准确地研究和掌握历史资料外,还肩负着“让课程有趣起来”的重任。他和上海团校青运史团队的年轻人,常常聚在一起刷知识分享类博主、UP主的视频,尝试写出能吸引年轻人的文案。

    “给中小学生讲故事跟给团干部讲课,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未来的课程开发要‘活’起来。能够为青少年讲好一堂新时代团课,就是我们上海团校的核心竞争力。”林升宝团队近期还与团市委少年部合作,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改进先驱广场的45分钟团史课程。

    打开大门,“走向”社会

    上海团校如今正尝试与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的青年群体对接,打开大门,“走向”社会。2021年年底,由上海团校承接的第二期海归青年人才培训班完成招募,共有63名来自高校、医院的海归青年(多为博士、博导等)报名,相比第一期28人班,报名人数翻了一番。

    “既然面向社会开课,就要把红色做红、特色做特,实现为红而特、因特更红。”上海团校党委书记、校长戴冰告诉记者,海归高知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青少年科创人才,都是学校未来要广泛开拓的青年人群,这对团校保持红色政治学府的本质,并针对不同人才提供不同培养计划、打造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提出了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以海归青年人才班为例,这一课程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让学员到团校之外去观察上海。他们去了长宁区的虹桥路街道,体验什么是“全过程民主”;去正在改建的棚户区宝兴路,体验旧改到底如何推进;去金山农村,体验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成果。

    上海团校对外交流与培训部项目主管张林最近频繁造访上海各个基层街道,摸清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做法。

    这个原本负责行政带班的团校班主任,如今也肩负起了“与基层联络、共同开发课程”的重任。“为了使团课讲授‘活’起来,我每天看学习强国、新闻报道,在社会大课堂中发现课件、总结案例、寻找教室、打磨课程、撰写教材、积累经验。”张林告诉记者,她每次联络上基层街道后,还要去现场“踩点”,有时还要先把街道主任、居民区书记“采访”一遍,与他们一起把课程设计出来。

    以宝兴路旧改为例,原定计划半小时的参访调研,在海归青年与居民区书记的反复沟通中,持续了约两个小时。“基层书记的基层经验和案例丰富,我要从中总结提炼出课程,这需要我们各自发挥所长。”张林介绍,上海团校开发的课程,从不自己独享,团校老师每到一个基层居民区,都会与基层共同开发教案、共享教案。

    上海团校所在的虹口区广中路街道,是其“开门办校”的最直接受益者。该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袁雯琴告诉记者,团校开放,基层获益。“我们辖区内有6所中小学校、307个基层党组织、8358名党员,团校开放的课程,正好与街道党员、团员学习教育管理目标契合。”袁雯琴说,街道层面开发课程困难很大,“党建我们会做,但如何讲好党课、培训好党员,对街道来讲难度大。”

    2021年夏天,广中路街道就把“爱心暑托班”设在上海团校。暑托班期间,团校尝试把一侧边门直接开放,参加暑托班的青少年可以从边门直接进入教学楼。而这栋教学楼,未来将引入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上海”主题教育展(馆)等全新业态,真正面向社会各界青少年,一起建设更“大”的上海团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