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诈案频现IT青年”现象引发热议——

高校IT专业法治教育呼唤“精准滴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12-21作者: 朱娟娟 雷宇

    近年来,利用虚假App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呈增发势头,背后不乏一些年轻的程序员误入歧途,成为“制刀者”。近期《中国青年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详见本报11月26日、12月3日报道《为赚快钱 IT青年沦为新型电诈案“制刀者”》《诈骗App背后隐现技术开发灰色产业链》),并引发一些高校师生的高度关注。

    12月1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武汉分论坛就此话题召开“高校IT学子法治素养现状及提升”研讨会,共议如何提高年轻从业者的法治意识,划清“行业红线”。

    与会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手机App在社会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App研发已成为高校IT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不少高校也开设了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课程。但没想到,一些不法分子不仅利用虚假App实施诈骗,还盯上了涉事不深的IT青年,让他们成为技术“助攻”。

    研讨会上,多名教师都提到,不同于传统的涉“两卡”诈骗,电诈手段正逐步升级,背后的技术壁垒也越来越高。“有知识的犯罪”逐步出现,且危害越来越大。有教师举例说,今年年初上海警方捣毁的一个诈骗类App圈钱数以亿元计即是明证。

    “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研发出后台可以随意调控数据、留有‘后门’的‘问题App’,非常容易。”在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胡书山看来,关键在于掌握技术者是否愿意参与其中。

    部分懂专业技术的年轻人选择参与“制刀”,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陈宇看来,“与法律意识淡漠、利益驱使有关”。

    陈宇认为,随着科技发展,技术与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当人民群众财富积累增长、投资需求提升,IT专业人士的职业伦理、尤其是目前显现出来的虚假App问题,亟待解决。这一方面有赖于国家监管和法治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也对当下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命题。

    “传统‘技术中立’的观念亟须改变。”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教授胡威提出,一些年轻人从业后,面对公司要求其参与开发问题App时,起初可能也会察觉出不妥,但这类公司往往会施展“洗脑”话术,加之高薪诱惑,程序员极有可能认可“只是写点代码、不会触犯法律”。但如果他们知道犯罪的代价,一般不敢尝试。

    在研讨会现场,湖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研一学生马菊表示,她了解到,如果进入一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极有可能参与的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对于软件最终的去向与用途等信息“不一定能接触到”。

    她说,学校虽开设有网络空间安全类课程,但对于类似涉诈App等新型的电诈手段、乃至涉及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此前并不了解。“这意味着极有可能被动参与‘制刀’,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IT青年来说,暗藏巨大的危险”。

    “一旦涉罪,后果不堪设想。”马菊的发言,引发现场多名IT专业在读研究生的共鸣。

    对此,一名长期关注此类案件的武汉网警提醒,武汉警方此前经办的多起相关案件中,尽管有的技术人员称并不知情,但“不知情”不等于可免责。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任正伟教授的课程是《网络空间安全导论》。他认为,对年轻的程序员加强安全与法治教育迫在眉睫。

    胡威提到,针对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生,同时需要开展“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类”课程,结合最新案例“精准滴灌”,“必须在青年学子心中划清行业‘红线’,哪些明确不能去踩,踩了会有哪些后果”。

    “能否请你们走进课堂,我们随时可以安排。”现场,来自多所高校的教师向政法部门发出邀请。胡书山更是直接建议,政法部门工作人员进校园,结合最新案例开展讲座。还可以发动高校IT学子参与“捉虫”,查找目前市场上存在哪些问题App,在实践中提升辨别能力、及时自我预警。

    本报武汉12月20日电

责任编辑:张凌,江山,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