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会受伤,精神也会。每个人都可能被精神疾病袭击,但抑郁症终归是一个在专业指导下可以治愈的疾病。
---------------
“没有被看见,没有存在感,如何缓解?”
“这个病很特别,看不见,不能说,病耻感长期困扰,更加压抑。”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半个月前刚被诊断为中度抑郁,从一个患者的角度,我有很多想说的……”
这是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完结当晚的微信公众号留言互动现场。推送发布后不到两小时,后台便涌入3万条留言,纪录片团队、医学专家联合央视新闻团队一起,深夜给出100条一对一回复。
作为参与互动的专业医生,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主治医师王鹏飞感到既触动,又沉重。“越来越多的人能大胆地、开诚布公地讲出自身真实感受,开始认识和关注抑郁症。但节目之外,面临类似困境的人群让人忧虑,而且公众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
这部纪录片的推出实属不易。项目在2019年11月已经启动,后因疫情一度陷入停滞,拍摄计划也一再变更,仅前期调研、寻找合适拍摄对象就付出了大量时间。让总导演史慧一步步坚持走下来的,是片中的人和事所触及的现实问题,她说:“勇敢走入纪录片镜头里的每一位朋友,都让我感动。”
在当下,“抑郁症”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今年9月,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领衔、发表于《柳叶刀》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为6.8%。据今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其成长路上不可忽视的部分。
当抑郁症群体从阴影中逐渐走到台前,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都有着怎样的抑郁风险?面对抑郁阴霾,年轻人会如何对待?学习与生活的高压之下,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做自己?
努力生活的年轻人,怎么就抑郁了?
95后女孩小鱼最初觉得,自己“倒下”得莫名其妙。她从2019年11月开始持续心情低落,睡眠也不好。身为中学教师的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太累了,放假休息一阵儿就会好起来,但寒假过去,状态却没有任何好转。
直到偶然间接受了精神心理科检查和测试,小鱼被诊断出中度抑郁和中度狂躁。那一刻,小鱼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怎么会这样啊!我每天不是都很乐观积极吗?难道这也是抑郁的表现?”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努力生活着的年轻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困扰。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从家乡考入北京读大学的苏麒一直是妈妈的骄傲,却在初上大二时因为抑郁症而住院。从高中的拼搏状态进入看似宽松、实则有隐性压力的大学校园,苏麒觉得自己一下子空了,“非常紊乱,整个人越来越不对劲”。但医生也无法判断导致苏麒抑郁的真正原因,在医学观察中,有些抑郁症没有明确诱因,也有可能暴发。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很复杂,涉及遗传、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部分。”王鹏飞说,现在公认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导致,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孰轻孰重因人而异。
小鱼属于“阳光型(微笑型)抑郁症”, 医生诊断后对她说,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器质性病变,“脑子里不分泌胺类物质,胺类物质是影响人情绪的,比如多巴胺让人快乐”。
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14病区主任刘竞说,除了生物学因素,抑郁症也与年轻人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青少年时期,学习压力与原生家庭、父母养育模式、亲子关系对孩子会产生很大影响,当父母将自己的期待和控制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在孩子身上时,容易使孩子处于低自尊、不稳定的自我评价之中,产生焦虑、抑郁、内疚、自责、匮乏感。
对于身处职场的年轻人,工作压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很多人的工作都具有高强度、高负荷特征,像IT行业程序员‘搬砖’的压力很大。”刘竞说,曾有个来访者告诉她,自己每天早上9点上班,有时候晚上开会到后半夜,第二天依旧要9点工作。“个人时间都被工作淹没了。当周围人都比你优秀或拼命,你又会想是不是要去追赶。”
除此之外,与父母的沟通、恋爱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等问题也在无形之中给年轻人套上心理枷锁,难以自我消化。
“人类本应该是human being(存在的人),但我们很多时候把自己变成了human doing(做事的人)。”刘竞发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不再只是“存在”的状态,而需要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于是不断push自己“再努力一些,再好一些”,但是总是感觉还不够好。他们在内心可能无法真正享受生活,而是反复琢磨如何能获取别人和社会的认可,证明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
996、在大城市工作漂泊、买房、结婚生子……王鹏飞认为,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任何一个社会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发疾病的“导火索”,尤其是当个体对某个方面尤为敏感,且这种压力或应激又持续存在时。“因此,客观并理性地看待差距、应对挫折和压力,学点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寻求支持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保护性因素。”
年轻人怎样面对抑郁
就职于私企的90后女孩安安,抑郁症病史已有10年。长时间与疾病共处,让抑郁症成为安安生活中的重要主题。在公众社交平台上,安安不介意把自己的病情和感受与生活的琐碎夹在一起分享出去:“生病后发现,抑郁症很多时候都是憋出来的,就是因为遮遮掩掩,情绪才会在一个人心里面发酵。实际上,我非常渴望被理解。”对于安安来说,抑郁症就像是手里拿着小教鞭的教练,督促她思考最近有没有善待自己。
面对疾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课题,大家都在黑暗中努力自救,寻找与抑郁症相处的模式。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高中女孩钟华将自己的抑郁症变成社会实践课题,寻找各种方式认识、学习这一疾病。而对作家蔓玫而言,她和抑郁症的相处更接近于“共生”,并从抑郁的情绪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曾经历过两次抑郁的青年摄影师张楠,邀请很多抑郁症患者参与拍摄,彼此凝视,相互治愈,并通过展览的形式,让抑郁症女性群体为更多人了解认识。
总导演史慧感慨:“这一人群真的走到镜头前讲述自己的状况,非常不容易,更何况当下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够。”曾执导过纪录片《高考》的史岩,是《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总制片人。他觉得,纪录片并非硬科普,或许无法直接给出现实问题的答案,但希望通过抑郁症人群的经历和所感所想,引发更多人的关注。
“年轻人更勇敢。”在拍摄纪录片过程中,史慧发现,相比于其他抑郁症群体,年轻人善于搜索信息,能够主动学习疾病的相关知识,也更勇敢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他们愿意公开表达和分享,帮助社会来理解抑郁症。”
在接诊过程中,王鹏飞较欣慰的一点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在生活、工作、婚姻、家庭中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出现情绪问题时,会去精神专科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并在医生给出诊断结论时能够坦然接受,积极治疗。“甚至也有人主动来医院筛查自己有无精神科问题,大家对精神科不那么避讳了。”
但与此同时,病耻感依旧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小鱼形容,自己在确诊之后有很长时间不敢和家人说,很害怕被否定。安安的妈妈也委婉地提醒安安,不要在社交平台发自己的病情,“这对你影响不好”。安安认为:“我只是生病了,这并不是我的错,为什么不能说?”
有时,相对于年轻人,对于抑郁症的焦虑感在家长身上也存在。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史慧发现,年轻人自己愿意分享,但父母不愿意,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对于这种顾虑和担心,我们一定要尊重,并充分理解,给出一些帮助。”
史慧说,有的父母在孩子生病后,自己也陷入抑郁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尽管‘鸡娃’等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焦虑情绪,但抑郁症诱因很复杂,不能把疾病成因单一化。”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周亮则指出,很多父母不愿意接受和承认孩子有抑郁症,但孩子有抑郁症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不代表前途无望,也不等于父母的失败。“生病就是生病,不要有病耻感,应当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何对抗抑郁的阴霾
很多人爱用一个比喻,“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史慧导演认为,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从某一个层面去理解,感冒很常见,这能提醒大家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或许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和感冒一样可以治疗。但另一层面,抑郁症并不像普通感冒一样容易克服,它在治疗上的难度不能用‘感冒’来简单涵盖。”
如何帮助抑郁症的年轻群体走出阴霾?周围人的尊重和陪伴十分重要。王鹏飞指出:“不需要小心翼翼或特别关注,这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家人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耐心沟通疏导,切忌盲目乐观或急于求成。除此之外,不要因为担心影响情绪就一味顺从,该管的一定要管,例如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陪伴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有条件时可参加一些心理康复教育和培训。
面对日趋加速的社会节奏,很多年轻人往往因为工作压力、亲密关系的挫折等,陷入抑郁情绪之中。刘竞谈道:“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掌控这个世界不断变化的节奏。无论你是在读书还是工作,可能很多时候都会被裹挟着往前走。但我们要学会自我觉察:我的生活是不是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被学习和工作占据了,留给自己的时间是不是更少了?意识到之后,需要尝试做一点调整和改变。”
如何改变?刘竞说,每个人成长就是不断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对自己做出全然、清晰、理性、客观的认识:我是个普通人,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愿意努力尝试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但这个过程不用咬着牙或者绷着劲,否则很难去享受人生旅途的风景和各种体验。
“你的参照物永远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或者比你更优秀的人。否则就会像驴子前面吊着一根胡萝卜,永远在奔跑,但是永远不可企及。”
她分享了两个小方法,一个是“正念生活”。“要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我们的情绪、想法、各种烦恼如一条河流一样不断奔腾,不可能消失或者完全停止。如果你试图阻止河水流动,跳进去,只会被河流淹没。如果我们只是在岸上,观察着河水的流动,看着自己在想什么、在感受什么,不带任何评判地去觉察,反而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其次是悦纳自己和关照自己。全然地接纳自己,哪怕是不足和缺陷也代表着自己的独特性。可以每天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关照自己的情绪,从五个感官上抚慰自己。比如欣赏美丽的风景,品尝喜欢的美食,感受雨后空气的清新,做个身体按摩来放松身心。
“借医生的话共勉:对自我的宽容与关怀才真正适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史慧在留言里回复读者,“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环境的压力与挑战,要认识自己的情绪,也接受一个事实:身体会受伤,精神也会。每个人都可能被精神疾病袭击,但它终归是一个病,一个在专业指导下可以治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