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灵魂:第三种国家通史

北京青年报  |  2021-10-22作者:陆大鹏

如果你对一个民族或一个文明感兴趣,很有必要找一本合适的通史来读一读。这样可以帮助你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先有建筑骨架,然后慢慢添砖加瓦),快速地了解来龙去脉。

在我看来,通史有很多种类型。一种是学术型,比如各种“剑桥××史”“牛津××史”,我最近就在读《新编剑桥印度史》。这种书往往卷帙浩繁,多人合著(作者一般是各领域的专家),吸收最新的学术成果,权威性很高,但可能比较枯燥。

第二种是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那种“演义型”,强调叙述生动,引人入胜,比如他的《拜占庭史》《威尼斯史》《西西里史》和《法兰西史》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往往有不严谨或在史学层面过时之处。

第三种不是很多见,就是约翰·克罗《西班牙的灵魂》这种,我姑且称之为“文学和哲学型”。

1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克罗不是历史学家,而是文学学者,曾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西班牙文学教授。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主要是文学和文化,而不怎么谈王位承袭、权力更迭之类,也不怎么描写战争和外交等传统史学青睐的“高层”历史。所以,读了诺里奇的书之后,你会对拜占庭皇帝的继承顺序、卡佩王朝到瓦卢瓦王朝到波旁王朝的更替有比较清晰的掌握,但在克罗的书里,(尤其在中世纪部分)你不会准确地了解到谁继承了谁、谁是权倾朝野的大臣、勒班陀战役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这些或许的确不是那么重要,克罗也志不在此。

克罗花了较多的篇幅来介绍西班牙文学和艺术。学术型的通史往往也会这么做,但往往比较学术腔。而“演义型”通史较少这么做,将精力集中于怎样把一个精彩的故事讲得更精彩。

要了解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历史,肯定需要了解它的文学和文化。如克罗所说,“文学是国家历史和人类精神的精华,是永恒的。每个伟大的作家都绞尽脑汁、穷尽心力创造自己的宇宙,各自追求着永恒。文明本身不就是这些艺术残留的积累吗?”

克罗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学者,所以他肯定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文学“向导”。但他也不是一本正经、照本宣科地给大家上文学课,而是倾注了自己的很多热情与亲身体验。这也难怪,毕竟他自己就是西班牙现当代文学的一个注脚。他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时代,在内战前夕就读于马德里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这期间曾与洛尔迦、马查多、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诺奖得主)等西班牙当代最优秀的作家谈笑风生,并认识乌纳穆诺等大师。所以,我们从克罗这里了解到的西班牙文学,是有血有肉的,是主观的、私密的、亲切的。他讲的很多段子,出自他自己的耳闻目睹,大概是不会出现在一本正经的文学史上的,比如文学批评家达马索·阿隆索喜欢裸睡,他的学生恶作剧地在他的床上撒满了盐。

2

《西班牙的灵魂》全书一共十七章,从史前一直讲到后佛朗哥时代,其中用了好几个完整的章节[第八章“黄金时代的文学”、第九章“黄金时代末期的艺术”、第十一章“西班牙的主要思潮(1870—1931)”]来谈文学(以及美术、哲学等,不过以文学为主),而且在其他章节里也经常信手拈来地探讨西班牙文学,比如在第五章“中世纪的城镇生活”中花了不少篇幅介绍西班牙中世纪的歌谣:

这些歌谣当初是写给人们尽情歌舞之用的。它们是传统诗歌绽放的花朵;短小精悍、强烈曲折,通常有真挚情感,展现强大的政治力量,总是道出人民的心声。它们就像没有荷马的《伊利亚特》,言简意赅地捕捉到人生的一瞬、历史的一个片段。它们的主题五花八门:和摩尔人的战争、熙德及其同时代人的生活、传统英雄的丰功伟绩、无名小卒或国王贵族的爱情故事、基督徒和摩尔人之间的悲欢离合,乃至海妖诱惑男人潜入深海的神秘歌曲。犹太人在1492年被逐出西班牙时带走了数百首歌谣,这是西班牙文学令人赞叹的一件事,他们深爱西班牙,因此这些歌谣如今存在于从洛杉矶到阿尔巴尼亚全球各地的塞法迪犹太人社区。

我说这是一本“文学型”历史书,原因之一是它有较大的分量用于介绍文学;原因之二则是,克罗文采斐然,很多描写颇有诗意,令人身临其境,气氛极佳。所以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

作者本身也以游览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在书中登场,很多篇章颇有游记的味道。克罗笔下的西班牙让人想起威廉·达尔林普尔笔下的印度。学术型的历史书肯定不会这么写,克罗的做法会显得非常主观和“不科学”,但对读者来说,诗情画意的描摹和抒情肯定要比学术图表和数据更吸引人,也更能打动人。比如,克罗是这样描述科尔多瓦附近的麦迪纳·阿萨哈拉宫遗址的:

我上回见到这美丽宫殿的遗址,是在一个酷热的八月天……载我的司机是个老人,由外观判断,他的车的年纪恐怕和他一样大……我们远离最后几栋灰红屋瓦的低矮白屋之后,乡间景观如扇子般在我们面前展开,包围城市的山坡在我们面前浮现……我们脚下左方是科尔多瓦的整个山谷,在太阳下像花朵般绽放。人和历史奇妙的混合就在这些满是岩石的旷野中扎根,这些圆形的山丘,远方那座城市则在瓜达尔基维尔河旁闪耀。这里是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伟大的诗人贡戈拉、犹太哲人迈蒙尼德、阿尔曼萨尔和马诺莱特-科尔多瓦等许多人的家。

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也是一本“哲学型”历史书,有许多令人惊喜的哲学讨论,比如下面的对于情圣唐璜的剖析:

许多评论家都以西班牙人过度膨胀的自我和践踏他人权利的强烈冲动,来解释唐璜的心理。神圣的自我不断受驱使,展露自己内心盲目鲁莽的力量,不顾后果。也有些评论家,比如克尔凯郭尔,认为唐璜的故事是中世纪基督教表现精神之爱和感官之爱这两种不相容之爱的尝试。但唐璜这角色还有另一面,可见于希伯来-阿拉伯-卡斯蒂利亚融合后的哲学和现实概念中。这个观念单纯是在说,外在现实本身并不存在。当你上前捕捉它,它就往后退,最后消失无踪。因此个人的生活就是掠过不断变幻的现实,而这现实其实并不存在。所以唐璜有点像流浪的西班牙无赖(picaro),一再试图抓住幻影。就他而言,这幻影是女性,是爱的理想、美的缩影。可是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完全体现这个概念,他必须展开无尽的搜索,从一个受害者转移到另一个受害者。

3

这本书的中文书名《西班牙的灵魂:一个文明的哀伤与荣光》并不忠实于英文书名Spain:The Root and the Flower: An Interpretation of Spain and the Spanish People(字面翻译:西班牙:根与花:对西班牙与西班牙人的阐释),但我认为中文版的书名还是非常贴切和恰当的。作者并不是很关心帝王将相、军事外交这些历史学的传统话题,而更多关注这个民族的“灵魂”。这有点像奥兰多·费吉斯的《娜塔莎之舞》,那本书追寻和求索的是俄罗斯民族的“灵魂”。

不过,克罗对于“哀伤”的探讨显然多于“荣光”所占的篇幅,对西班牙的批评相当多,也相当严厉。我们经常见到的外国通史著作往往喜欢“隐恶扬善”,这也可以理解,比如一个伊朗人写一本给外国人看的伊朗通史,往往更愿意突出伊朗“荣光”的一面。不过,窃以为,我们读外国历史,还是应当多读一些批判性质的作品。比如,我不愿意看一本通篇讲伊朗是多么伟大的文明古国的书,它的诗歌、细密画和建筑艺术是多么光辉灿烂等。我更愿意看一本分析伊朗的现代化为何失败的书。换句话说,还是少谈点“文明古国”“祖上阔过”吧,少贴金,少吹嘘,多谈点现实的困境,多正视大家各自的“缺陷”。

从《西班牙的灵魂》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克罗这个美国人对西班牙的热爱,尽管克罗毫不避讳地揭露和批判西班牙历史上的黑暗面(专制传统、宗教桎梏、思想封闭等),以及西班牙民族性(如果真的有“民族性”这种东西的话)的丑陋一面(爱吹牛、懒惰、散漫、沉醉于“祖上阔过”等)。比如下面的这些引用和评价,固然刺耳,我却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在西班牙,人人都积极进取地逃避辛劳工作。”“手工劳动等同于地位卑下”“个别的西班牙人虽然杰出,但整体而言,西班牙人是一群在从未化解的歧异中,难以控管且不和谐的民众。”

再比如克罗对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评价。腓力二世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君主,极其勤政和“负责任”,接近很多人幻想中的那种专制“贤君”,他赢得过许多辉煌胜利但又制造了许多灾难,所以历来大家对他褒贬不一。这样看的话,他倒是很像汉武帝。克罗对腓力二世的评价非常负面:“他盲目地遵从父亲那种充满怀疑的专制作风,深信自己是神圣的统治者。他的治国方法僵化、缺乏变通。在间谍活动和口是心非的游戏方面,他并非新手。他急于掌控一切,因处理枯燥乏味的政事而精疲力竭。”

而对腓力二世营造的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建筑群(地位大致相当于西班牙的凡尔赛宫),克罗也是毫不客气地发出酷评:“这里呈污浊绿色的反射池和摩尔花园的清澈流水有天壤之别,令人生畏的巨大花岗岩墙更像是巨大监狱,而非宫殿或大教堂……这个建筑就和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一样冷酷刚硬,像奏章之王(腓力二世)本人一样严肃忧郁,像16世纪后半叶的国王之心一样灰暗阴沉……缺乏想象力,又十分沉闷……”今天去参观埃斯科里亚尔的游客,大部分人应当是满怀赞叹的,埃斯科里亚尔一般被视为西班牙建筑艺术的杰作。而克罗对埃斯科里亚尔的负面评价大概是恨屋及乌,受到他对腓力二世的恶感的影响。

克罗绝不是以一个来自富庶而文明的先进国家的“洋大人”的身份来居高临下地批评贫穷落后的西班牙。他对西班牙的态度更像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他对19世纪的西班牙杂文家和社会批评家拉腊(Mariano José de Larra)给予了富有同情心的评价。我觉得拉腊颇有些鲁迅的色彩:

拉腊发展出一种精辟、辛辣的风格……在许多文章中戳破西班牙夸张的吹嘘和自满,暴露出背后枯干的实体。他说:“在马德里写作,让人哭泣。”这是因为,为西班牙人写作是在浪费墨水和灵魂。国家的任何缺陷都逃不过他的笔尖:法国式纨绔子弟的势利主义,虚假爱国主义的粗鄙本性,众所周知的西班牙人的懒散,想要靠欺诈过上老式流浪汉生活的普遍欲望,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落后,理想主义在西班牙的徒劳无功等。

我们不一定需要同意克罗对西班牙历史和人物的许多评价。我要提醒大家,这样一本“文学型和哲学型”的通史,是非常主观,非常集中于私人的体验和褒贬的。但我还是很乐意向任何希望对西班牙历史有一个初步了解的朋友推荐这本书。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