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男:“老戏新唱” 传承昆曲文脉

中国妇女报  |  2021-10-21作者:黄亚男 徐阳晨

黄亚男

穿着戏服的黄亚男

推广戏曲这条路很苦、很累、很漫长,我脱掉华丽的戏服,辞去“铁饭碗”,关掉工作室,停了学生的课,就是要破釜沉舟,拿出最大的决心和诚意,做坚定的推广者。

■ 口述:黄亚男 昆曲第五代传人

■ 记录:徐阳晨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昆五代”的成长

我与昆曲结缘,是偶然,也是命中注定。5岁时,我报考了贵阳当地的一所艺术小学。那时候我想学舞蹈,但因为舞蹈班已报满,我误打误撞被京剧班老师相中,开始了学戏生涯,从7岁登台演出到11岁,我是京剧弟子。2003年,上海戏曲学院向全国发布招生信息,受国家委培“昆曲第五代传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所培养的昆曲演员是第一代传人),我被当地老师推荐去上海参加考试,通过层层选拔,我从全国的小选手中脱颖而出,入选 60名“昆五代”行列。

回忆起我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时光,可谓“大师云集,衣钵相传”。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弘扬和传承昆曲文化备受国家重视,在相隔20年之后,我们 “昆五班”也成为唯一一届十年一贯制培养的戏曲本科生,第五代传人也由此而来。学校对“新一代昆曲传人”的培养极为看重,教授我们的都是国宝级的“昆大班”成员——新中国成立后的昆剧班的第一批学员,我的恩师便是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的“武旦皇后”王芝泉。

我主攻武旦、刀马旦、花旦、娃娃生,虽然16年来日复一日地训练着同一个动作,同一段唱腔,对于小孩子来说十分枯燥,但肩负着 “昆曲传人”的使命,我们谁也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不知不觉间,昆曲把我变成了“戏中人”,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以及飘逸的舞蹈,无一不渗入我对生命的表达中,让我在动静之间,看透这世间不朽的美。

踏寻“梨园新声”

在所有的新老戏曲接力传承过程中,代际隔阂和转型阵痛不可避免,于我而言,这是一段非走不可的路。上戏毕业后,我进入上海昆曲剧团,当我真正走上大众演绎的舞台,才发现,“曲高和寡”之路实为艰难,每每年青一代演员演出,台下观众稀疏,新的观众群体尤为难寻,即使戏票仅售10元,依然会有卖不出去的情况,甚至有时台下的观众加起来,还没有工作人员多。在娱乐消遣多元的当下,人们习惯花10秒钟刷抖音,对于表演节奏缓慢的昆曲,人们等不起,也没有耐心。我不禁明白,我们的国家,我们老一辈戏曲人不竭余力抢救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生命的急切之情, “昆五代”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传承经典,更要在新时代文化的更迭中,大破大立。“如何融合传统与发展,联袂典雅与潮流,辗转凝重与灵动?”是我一直在深深思考的问题。

早在大学时期,我就萌生了 “将现代表演形式和昆曲结合”的想法,我仍清楚地记得在学校艺术节上,我自编自导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混搭:以李玟的《刀马旦》为背景,将街舞和昆曲中的“武旦”戏结合在一起——流行音乐吸收戏曲元素的例子并不少见,但戏曲演员主动以现代的演出形式表演,可谓新鲜十足。那次表演,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看了表示 “没想到昆曲还能这么酷!”节目也毫无意外的获了奖。

2016年,我决定从剧团辞职,开始了“离经叛道”的昆曲推广之路。有不少人对我的行为给予支持,认为新的传播形式能让更多人来了解昆曲;但也招来质疑,身为“昆五代”,我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不好好唱戏”“不务正业”,愧对昆曲大师们的悉心栽培。其实我的离开,只是为了更好回归。

无戏亦“有戏”

2017年,我创办了“有戏”,这是一个多元概念的交流平台,200多平的空间里,人们可喝茶、看戏、聊天,中间设有隔断可以自由调整,打开就成了小型的舞台。在这里,活动类型没有边界,肢体Workshop、戏曲身段、唱腔、化妆、道具等体验、独立音乐家活动、跨界戏曲新玩法无所不包,顾客群体从4岁小朋友到60岁大朋友,男女老少都有。“有戏”目前是全国首家戏曲体验馆,我们会邀请殿堂级戏曲艺术家,定期开办戏曲彩妆沙龙和戏曲赏听活动,至今已发展了近600多个非专业戏曲爱好学员。

“有戏”掀开了我的新篇章——“昆曲传播人”。离开舞台,我可能不像以前那样天天练功、演出,但我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尝试用传统文化打动年轻人,只有培养更年轻的戏曲听众,才能让戏曲界传人更加有信心去守护这一方艺土。走出舒适圈,用最简单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方式与大众文化接轨,除了表演功夫,还要深入探究戏曲的历史文化,将经典剧目编绘成一个个有趣动人的故事,一一诉说给徘徊在门外的人听。

我常自问自答,为什么年轻人会被别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它们好在哪里?我要去学,去尝试,去想戏曲里的某个点是否可以与之摩擦和碰撞,能否在舞蹈里加入戏曲的动作和元素?我创新过一种跨界形式,将昆曲与嘻哈、摇滚混搭,把昆曲放在快而动感的节奏上,“谁说传统戏曲一定单调乏味,那是你没见过它的无限趣味,我不是杜丽娘,也不是扈三娘,我是我,活在21世纪,活的有样……”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很有意思,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突然间不少年轻人开始关注我,并对戏曲产生了好奇。其实戏曲的好东西一直都放在那里,只是缺少大众化、年轻化的平台,让戏曲和现代生活挂钩,才会让大家觉得,“原来戏曲这么好玩!”

现在想来,所谓的创新,不是将昆曲本身的表现方式做改变,而是将它的打开方式加以雕琢,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去看到戏曲是关键,我们的流行歌舞、社交媒体、文创产品甚至商业推广中,完全可以有戏曲的一席之地,如果做到不卑不亢,恰如其分,这门600年历史的艺术将为点睛之笔,大放异彩。

昆曲人的“文化自信”

现在“90后”了解昆曲的人其实不多,我从大一开始就在各种场合做推广,介绍昆曲和我们这一代人。大二开始做戏曲教学,开班授课,不懂没关系,只要你来上一两次课,我一定会让你喜欢上它,这就是传统艺术的魅力,也是我们昆五代最大的自信底气!我的学生群体年龄在4~60岁之间,她们喜欢的剧目不一,因为戏曲是一门“角”的艺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喜爱的演员和角色。

点融网创始人郭宇航老师曾对我说:“为什么有漫画有二次元有那么多外来文化入侵,而我们不能做出一点点本土的东西使之国际化?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何构建?就是从我们璀璨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力量。” 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质量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影响。但我也清楚地看到,推广戏曲这条路很苦、很累、很漫长,我脱掉华丽的戏服,辞去“铁饭碗”,关掉工作室,停了学生的课,就是要破釜沉舟,拿出最大的决心和诚意,做坚定的推广者。

戏曲的传承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砥砺初心,精准践行,守正创新,我们这一代戏曲人正站在文化传播融合发展的新风口,把散落在地方的曲艺遗珠用新媒介平台生动诠释,让戏曲艺术更容易贴近年轻人的心理,契合年轻人的需求,帮助他们认同、欣赏、热爱戏曲,是我们在始终如一所秉持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短视频的爆发让我又一次重新思考如何让戏曲更好地获得传播。我现在正在筹备关于戏曲线上推广一事,拍摄成纪录片、戏曲基础教学类的短视频、或者分享对昆曲创新的探索心得等。希望以后无论是线上线下,戏曲可以真正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让戏曲中流淌百年的美育精神、优良品格、爱国情怀源源不绝地涵养文化生态。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