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上浮现的神秘微笑,让考古人员还原出一个未被史书记载的神秘古国

上观新闻  |  2021-10-20作者:简工博

湖北随州安居镇上一处小山丘上,发掘到一座古墓。当考古人员清理出一尊青铜器时,惊讶地发现器皿上的浮雕图案既像兽面又像人脸,隐隐透出一丝微笑。器上的铭文中,竟赫然记有“噩侯”二字……

这是2007年湖北随州羊子山4号墓的发掘现场,此次共出土了27件青铜器,也让在史书上隐去踪迹的神秘古国“噩国”重新进入现代人的视野。2012年河南南阳市新店乡夏饷铺发现的噩侯家族墓地,再次将原以为西周晚期已经灭亡的噩国历史,再延续至春秋早期——这个被史书隐去的神秘古国,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轮廓。

位于上海博物馆四楼一隅的第三临时展厅,是整个上博最小的一个展厅。如今,60件噩国时期的青铜器在此聚集,在蜿蜒回环中静静诉说这个神秘王国的历史,考古学者们也正是从这一件件青铜器上,逐步考证推断出从未被史书记载的噩国历史。

据悉,这场“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将持续至2022年1月16日,是全国首次较完整展示噩国历史的青铜文物展。

青铜器上为何浮现“神秘的微笑”?

走进展览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噩侯方罍。与当年发掘出这件文物的考古人员一样,不少观众目光接触这件青铜器的一刻,总感觉到上面雕刻的纹路似乎在“神秘的微笑”。

兽面纹卣“眉开眼笑”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韦心滢“揭秘”了这种感觉的来源——青铜器上的纹路,虽然与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构图相似,且有“兽面纹”特征,如耳朵如虎耳,口中长獠牙,头上还有兽角;但整体看则更近似于一张人的脸——眼睑结构近似于人眼,眼皮、眼眶、眼球及瞳孔层次分明;弯弯的眉毛由竖线组成,鼻部隆起,鼻翼圆且宽大,和人的鼻子几乎一致。特别是这样的面庞眉眼弯弯,隐隐含着笑意,看上去并不像兽面纹那样“凶神恶煞”,反而有种“慈眉善目”之感。“这样的纹饰是噩国所独有,因为这样的纹路既有兽面纹特征,又有人面的写实,所以学者们称之为‘神面纹’。”

兽面纹尊上的蓝锈

“神面纹”是噩国青铜器独一无二的特征。与噩侯方罍相对应的兽面纹尊,除了独特的“神面纹”,细看器皿一侧,既显露出青铜本身的金色,又覆盖着泛蓝的锈色,一些区域甚至呈现出独特的紫色。据介绍,这样独特的锈色也是噩国青铜器的特征之一,因制作工艺、掩埋地区水土等因素而形成。

“文物之美,在于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历史价值的统一。”与噩侯方罍比邻的兽面纹卣一组两件,在“神面纹”基础上,多了华美奇诡的装饰,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是噩国青铜器代表之一。目前已有研究者运用先进的扫描技术,探究和还原当年的铸造技艺。

从一句话到一个湮灭的王国

噩侯方罍内的铭文共有七字,正是其中“噩侯”二字,明确了它的主人——此次展览的多件噩国青铜器,前方都有器上铭文的拓本,其中不少是直接从器具上拓印下来的。

噩侯是谁?噩国真的存在过吗?在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噩国的记载,只有《史记•殷本纪》中的一句话——“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

能与西伯侯姬昌并称“三公”,当时的鄂侯势力应该不小。根据考证,“鄂”即噩,应在湖北境内——“鄂”至今仍是湖北的简称。按照这只言片语的信息,噩国应该与周国一样,同为商王国的附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北随州安居镇当地居民在羊子山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时,出土过少量青铜器,但并不能佐证噩国的存在。直到2007年,湖北随州安居羊子山发现有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出土了27件青铜器,其中9件都铸有“噩侯”铭文,应为一代噩侯的墓葬。除噩侯之外,铭文中还有噩叔、噩季与噩侯弟等——一个古老的方国部族,渐渐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一个原本强大的国家,为何在传世文献中仅昙花一现,未留下任何可供追索的蛛丝马迹?这次展览上的两件青铜器或许可以一窥缘由。离开展厅第一部分“噩侯家族”,进入展览的第二部分“噩国与周王室的关系”,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尊青铜噩侯驭方鼎——“驭方”是目前唯一所知的某一代噩侯的名字,他也成为噩国命运的转折点。

噩侯驭方鼎的铭文记录了驭方与周王的亲密

“根据目前考证,西周早期噩、曾两国为西周王朝扼守南境、控制金路往来的重要诸侯国,西周晚期噩国还曾与周王室联姻。”韦心滢介绍,这尊噩侯驭方鼎见证了噩国与西周的“岁月静好”。鼎的内壁有铭文 86 字,记录了周王南征后,返程中当时的噩侯驭方设宴招待周王,饮宴之后两人还一起射箭,驭方屡中红心,周王亲赐了许多礼物,驭方为纪念此事专程铸造此鼎。

记录噩国灭国的禹鼎

噩侯驭方鼎对角处矗立着1940年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任家村出土的禹鼎,鼎腹内壁的20行208字铭文,则记叙了周王与噩侯驭方关系的下半场:周厉王晚期,驭方率东夷、南淮夷反叛,周王两次伐噩,最后擒杀驭方、扑灭噩国,甚至“勿遗寿幼”。

噩国因叛周被讨伐后,从此几乎绝迹于正史记载。但后世出现的一些地名却仍带有噩国的痕迹,如战国时期楚国以“鄂”为地名用作封君,汉代在河南南阳设西鄂县等。

多地联手溯源中国历史

噩国是否就此终结?后续的考古发现再次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走进展览第三部分“噩国再现”,展出的是2012年河南南阳市新店乡夏饷铺发现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噩侯家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不少器具上仍铸有“噩侯”“噩姜”“噩伯”等铭文。

据介绍,考古学家在这一地区发掘清理出80余座墓葬,其中包括四代噩侯的夫妇。夏饷铺噩侯墓地的考古发现,改写了噩国灭亡于驭方叛变之战的看法。

展厅里,一尊曲线圆滑的噩侯壶,铭文中提到这一器具是当时这位噩侯给女儿孟姬的陪嫁品。按照古代姓名的规则,说明此时的噩侯应该姓“姬”——与周王同姓。然而根据藏于台北故宫的另一件噩国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驭方之前与周王联姻的噩侯族人姓“姞”。“究竟两个姓其实是同一族人,还是驭方覆灭之后周王重新分封自己的族人为噩国诸侯,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

噩侯壶铭文显示噩侯姓“姬”

依靠不同地区出土的文物,逐渐拼贴出一个史书上不曾记载的王国,噩国的重现离不开各地文物工作者的携手合作。据介绍,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噩国青铜器仅3件,此次展览的60件文物大部分为外借——其中36件来自河南的郑州博物馆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而2007年出土的27件噩国青铜器中,有19件从随州市博物馆借来上海。此外,禹鼎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有一件则来自私人藏家。

“这是国内首次通过文物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噩国历史。”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期望通过还原历史,给观众带来一次难忘的历史体验与艺术享受,走近几度浮沉的神秘古国,从而认识、热爱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

图片摄影:蒋迪雯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