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储 肖像是一个人的传记

新民晚报  |  2021-10-20作者:傅军

唐世储、余积勇、曾路夫合作,《马克思与恩格斯》,花岗石,1994年,立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创作中的唐世储

唐世储,《记住那双美丽的眼睛》,玻璃钢,二〇〇三年,为纪念全民抗非典而作,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

唐世储,《黑洞》,玻璃钢,2003年

唐世储,《爱因斯坦》,青铜,2008年,立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

唐世储,《不说假话——向晚年巴金致敬》,青铜,一九九四年

唐世储,《平民教育家陶行知》,青铜,二〇〇九年,上海中华艺术宫收藏

日前,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时代印痕——唐世储雕塑生涯六十年回顾”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创作了60余件纪念性雕塑和近100件肖像雕塑。用刻刀,他为中外伟人、名人、革命志士,更有普通的工人、农民、战士“撰写”一篇篇人生传记,为时代造像。本刊特邀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傅军撰文,让读者近距离了解一位新中国培养起来的雕塑家。 ——编者


唐世储,1942年出生于四川广安一户农家,祖父唐荣富是一个朴实勤劳又富有远见的农民,他深知文化知识对于人的一生乃至一个家庭的巨大作用。所以在其子也就是唐世储的父亲唐昌锡还只有几岁时,就果断地送他进了私塾。为了让唐昌锡专心读书,父亲从不要唐昌锡分担家中事务。聪明好学的唐昌锡果然不负众望,从私塾一路考进大学,最后成了当时人人都羡慕的银行职员。祖父与父亲的刻苦上进、勤勉好学、自强自立、坚持不懈的精神基因,后来深深影响了唐世储的整个人生。


雕塑语言扎实


唐世储从小喜欢画画,但偏科严重,数学常常不及格。好在他有画画的优势,带给少年的唐世储源源不断的自信与安慰。上世纪五十年代,无论学校、外文书店,还是社会上,唐世储能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来自苏联的各种出版物,这其中包括大幅油画印刷品、各种画册、苏联画报、苏联文化刊物等等。青少年时期的这些精神食粮和视觉读物,对于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建构、人格的塑造、志向的确立、美学趣味的养成,无疑是深刻而持久的。唐世储此后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不断表露出对于苏俄文学艺术的亲缘性和崇尚感,也就不难理解了。


1960年,唐世储如愿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但进入川美学习没有多久,在一次下乡劳动时,由于营养不良,体质下降,不幸患了当时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水肿病,差点导致他休学回家。在那段因病被迫停课的日子里,唐世储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大摞托尔斯泰、高尔基等苏俄小说,积极勉励自我,平复自己一时受挫的心情。这段时光,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增进了他对于苏俄文学艺术的了解与亲近,也基本确立了他的审美喜好,那就是更喜欢深沉、悲怆、粗犷、豪放类的文学艺术。


1964年7月,唐世储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工作。然而到1966年10月,他的教学生涯因“文革”全面停课而终止。整个文革期间,唐世储大部分时间都被迫停课参加各种运动,或者下工厂、下农村参加劳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于雕塑艺术的追求。他觉得这样混乱特殊的年代总会过去,既然条件有限,那就想方设法锤炼基本功,将来总会有用武之地的。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计划与任务,每年至少完成10件以上的雕塑。所以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住一切时机。有一次他发现他们学校的木工形象很不错,适合进行现场写生。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他用了45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一件写生雕塑。他就是如此这般,通过一次又一次现场雕塑写生,有意识地锻炼和提升自己对人物尤其是对肖像的观察能力,对形象特征快速的捕捉能力,以及用雕塑语言进行转换和塑造的能力,为他今后对于肖像雕塑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形象入木三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和大量的写生实践,到1976年,唐世储创作了两件非常有分量的雕塑作品,分别是肖像雕塑《孔乙己》和大型纪念性浮雕《战斗胜利》。肖像雕塑与纪念性雕塑,后来成为唐世储雕塑艺术中最重要的两个创作方向。


唐世储曾说,肖像浓缩着一个人的历史,是一个人物传记。于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孔乙己》雕像,眼睛直直地向上盯着,但眼神空洞。嘴巴半张,部分还被胡须遮挡。脸部僵硬紧张,皱纹纵横深陷,坑坑洼洼、龌里龌龊,带着一脸的惊愕和惶恐。为了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脸部,唐世储有意识地舍弃了头像背部,也就是他的头发与辫子,从而非常强烈、鲜明地揭示出孔乙己混沌、茫然、无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从眼神朝着的方向推断,尽管孔乙己身材高大,但他其实处于下方,这是人物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处于相对弱势、卑微、低级的某种象征。就这样,唐世储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悯之心,将旧时代一个迂腐、落迫、穷酸的、带有某种悲剧性的文人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件作品后被上海鲁迅纪念馆所收藏。


1976年,受同济大学建筑系委托,唐世储与东璧、齐子春一起合作,为上海宝山革命烈士陵园设计创作《战斗胜利》。这次创作为此后唐世储参与创作各种纪念性主题雕塑和大型公共雕塑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到1985年,唐世储与余积勇合作创作的《华东电业工人革命斗争纪念碑》,基本奠定了唐世储在纪念性雕塑创作方面的风格特征,即通过适度的夸张、提炼和简化,让纪念性雕塑具有坚实、刚健、雄伟的建筑感,同时呈现大气、壮阔、凝练的美学特点。这样的造型风格和美学特点,在2000年为上海国家安全博物馆创作的《龙潭三杰》、2006年为四川仪陇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创作的《朱老总》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1986年,唐世储调入上海油画雕塑院。进入专业创作研究机构,全身心地从事艺术创作,可以说是唐世储一辈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如今终于如愿以偿。那种兴奋与喜悦很快被他转化为旺盛的创作能量与激情,曾经一度被长久压抑而不得施展的创作活力,在此后的几年中像洪水一般地奔涌而出。


体现人文底色


除了做纪念性雕塑,唐世储说其实他更喜欢为普通人、文化人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像。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创作于1995年的《巴金》。为了向晚年的巴金表达敬意,唐世储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人物神态庄严肃穆,脸上写满沧桑、悲苦和深情,还带着某些无奈,又充满着想要表达的某种欲言又止的情绪。这尊小小的雕像,仿佛浓缩和概括了巴金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思想和精神。同时,它的生动有力,又折射出唐世储强烈的主观塑造能力,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成为唐世储肖像雕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后入选1999年的“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唐世储肖像雕塑的特点:首先,他擅长通过特定形象的特定情绪来塑造与演绎人物的精神、思想和情感。其次,他注重抓住人物本质的形象特征,最终展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内涵。再次,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无论是对《孔乙己》的同情,还是对《巴金》的敬重,抑或是对《红军战士的父亲》的关切,都体现出他对于人的尊严、命运、价值的维护和追求,这是一种高尚的胸怀、素养和情趣,也是一个艺术家创造优秀作品的人文底色。


2008年,经过激烈的竞选,唐世储创作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为了凸显教育家陶行知的平民性,他有别于一般纪念性雕塑的传统做法,而是创设了一个特定的场景,陶行知正行走在乡村泥泞的小路上,还增设了两个普通的农村小孩,这组形象既富有情节性和叙事性,又带着某些浪漫和诗意。所以,他不仅塑造了一个平等、博爱、民主、开放的近代教育家的形象,更让这个人物洋溢着人文的情怀和人性的光辉。


(“时代印痕——唐世储雕塑生涯六十年回顾”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展览将展至10月23日)

责任编辑:李丹萍